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二百零八章 难以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八章 难以抉择(1 / 3)

此时还能有什么紧急军情?

芜湖以南皆在义军之手,以东虽明清势力犬牙交错,但有张国维、沈廷扬自安吉施加压力,想来当也没什么问题。

剩下的便是苏松和杭州了。

若苏松有事,那大抵便是苏州清军不管不顾地冲了出来,若杭州有事,那也只可能是生出内乱。

随着那一骑的接近,朱慈烺迅速将当下局面在脑中过了一遍,待想到可能的来处之后便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镇定了下来。

他对苏松是不太担心的,那里的清军就算真的冲了出来,也不见得能在水网之中翻出什么浪花。

真正让他紧张的实际上是看似不当有事的杭州。

于表面上看来,杭州背靠后方,当面之敌也已被驱得老远,更何况那里还有方国安和李永茂两军镇压当不会生出什么事端。

可朱慈烺心中清楚,他虽借着“民变”给了杭州本地势力沉重的打击,更使他们与黄道周之间生出了裂痕,但整个浙江却非只有杭州一地,盘根错节之下煞煞皇权的威风倒也能算是一种选择。

莫以为事端指的只是反叛之类的,这些人使起鬼蜮手段可谓得心应手,让人防不胜防,有时便将其手段明晃晃的记在史书之上,说不得后世之人却也看不太真切。

举个栗子来说,当年那個想要染指军权的,于八月落水,次年三月因肺炎而驾崩。

其后继位的那个聪明人便在宫里养了一帮道医,就算知道此行为会担上沉迷修道的名声,但终其一生都未敢用过太医的方子。

若说这里面没有问题,还真是将人当做傻子了。

由此,朱慈烺在防范这些人时也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阴私之事上,却对其明目张胆不甚在意。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若换个角度来理解的话不正代表着“阶级软弱性”吗?

在未被逼到绝路上时,这些人大抵也只可能在暗中使些绊子,若真指望他们明目张胆跳出来,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

不过于此同时他也清楚,对现在的大明而言,摆在明面上的敌人虽然致命,但并不难对付,真正让这个老大帝国失去抵抗能力的其实是那些藏在暗处的货色。

若细论起来,这些人里的绝大多数其实也不想这个帝国崩溃,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还会在大明最后时刻挺身而出,以身殉国。

但在此之前,他们为了达到一家、一人的目的却也给这个整体带来过不小的伤害。

以此为基,若那骑士真带来杭州生变的消息,对朱慈烺而言也只能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说起来话长,可于那骑士而言也只是策马狂奔一两百步而已,待到朱慈烺心念才转了几转,其人却已来到了跟前。

“殿下、袁督,芜湖清军倾巢而出,请早做决断!”

????

话音入耳,朱慈烺的大脑立时便有些运转不灵了。

他已然做好了听到各种“紧急情况”的心里准备,却唯独没有想到会听到这个。

设身处地想来,现在于清军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尽最大可能在江南保下一片地盘。

如此一来,多铎不但能在朝堂上将江南之败的影响降到最低,更可为之后的南下保住一块跳板。

细说到芜湖清军身上,他们就只需稳住防线,与袁继咸所部僵持便可。

毕竟南面二三十里处便是两条河道形成的窄道,就算他们能将当面明军逼退,却也再难有作为,着实没有必要搞什么“倾巢而出”。

“殿下。”

正当朱慈烺百思不得其解时,袁继咸的声音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啊,该当如何,袁督自决便是。”

有他在此,袁继咸便不好自专,待听到太子殿下此言之后,他才沉声对那骑士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禀督师,鞑子来的太过突然,我军夺下的三个堡垒只剩两个了。”

早先袁继咸所部曾以不计伤亡的战法对清军的防线进行了数日强攻,虽然直至与朝廷取得联系时,他们还是未能将其突破,但这极其惨重的代价终还是从鞑子手中换回了三座堡垒。

只是这些堡垒在修建之初,其目的便是防御南面的敌人,对北面的防御却也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了。

大体知道了前方情势,袁继咸也便有的放矢,他一面命人自大营带兵去援,一面命人加强河道范围的巡视。

待到安排这些他才转向了朱慈烺:“请殿下回大营坐镇。”

这等话朱慈烺听过不止一次,又怎会不知道其中的真正含义?

只是早前的诸般情况容不得他安稳待在最后,所以才在不得已之下屡次亲身临阵。

现在毕竟还有两座堡垒在手,情势远未到需得他以亲自上阵来鼓舞士气的地步,他自然也就不会冒此风险了。

说起来,清军的这次进攻来的着实诡异,不但朱慈烺未曾预料到,甚至在今早以前,吞齐和图赖二人也未曾想到自己会定下这等方略。

几乎在朱慈烺抵达明军大营的同时,亦有一骑自北而来入了芜湖城中。

这一骑自然是多铎派出,其目的倒也简单,就是向吞齐、图赖二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