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第172章 埋头奋斗的瀛桑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埋头奋斗的瀛桑人(1 / 2)

不是南人不想为国效力,而是他们潜意识里认为。

为国效力的方法又不是只有参军一种,南人更喜欢经济活动。

周晟铭当年制定的《大明律》,完全是基于北方来制定的。

目标也不一样,周晟铭想要让当时的北明短时间内富国强兵。

这个目标已经达成了,但当辐射整个帝国的时候。

因为环境的差异性,一些律法确实不适用于南方。

比如里面规定,帝国成年男子,必须抽出一年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这是为了让人口劣势下的北明,能保证军队更新的及时性。

当时的北明只有一亿多人口,而现在,大明统治下的人口接近5个亿。

这5个亿中又有多少成年男子?

要是他们全都抽出一年的时间参与军事训练。

影响生产不说,朝廷的负担也重啊。

几千万预备兵,听听就吓人。

随着帝国一统,暂时没有外部压力的百姓们,绝对会加速造人。

这会让帝国人口,短时间内呈爆发式增长。

如果继续实行《大明律》,帝国的预备役很可能上亿!

这尼玛不对啊,帝国如今又没有什么灭国之危,没必要全民皆兵啊。

既然不适合,那就重新修订《大明律》。

《大明律》都重修了,周晟铭借此机会,干脆把之前确定的万法之基。

也就是对帝国皇室的规定,专门修订了一部法律——《阁宪大章》。

里面除了有皇室规避责任的各个条款,还强调了皇室在帝国的神圣地位。

周晟铭这一代不用担心,有挂的他完全不担心有人会推翻皇室。

但《阁宪大章》中对皇室的权利也做了很多限制,虽然要从乾武之后的皇帝算起。

但以后的事谁说得清楚。

就算皇室最后变成吉祥物,那也是不能被推翻的吉祥物。

考虑到这点,《阁宪大章》开始渲染皇室的神圣性,并把内阁的权利进一步强化。

除了强化内阁,还对首辅担任时长做了专门规定。

律法修订程序和时间,也正式出现在《阁宪大章》中。

大明历556年,乾武五年6月18日。

《阁宪大章》正式颁布实施。

6月21日,新修订的《大明律》面向整个社会征求意见。

同一天,周晟铭制定的《皇明祖训》也正式颁布。

《乾武社制》不用改,只要全面在南方普及就行。

这其中,《皇明祖训》并不能算作法律。

这里面是周晟铭对皇室成员和宗亲的限制,以及对百姓生产生活的道德期许。

乾武皇帝正式放弃对宗亲的优待,除了皇帝的直系后代。

但这些没有登上皇位的后代,也只能享受两代朝廷的供养。

宗亲必须和普通百姓一样从事生产劳动。

进一步杜绝了宗亲成为蛀虫的可能性。

当然,宗亲们对比百姓来说还是拉开了起跑线。

别的不说,接受精英教育的宗亲们,要是进入社会混不好,那就真的是猪了。

而为了帝国的健康发展,也为皇室建立一个保证。

周晟铭正式宣布成立皇家财团。

财团除了向帝国缴纳赋税外,所得利益全部用作保障皇室成员的日常开销。

这也标志着大明皇室,正式和帝国财政“割裂”,不再需要专门的供养资金。

皇室财团也将吸纳宗亲中有能力的人,并规定财团每年拿出利润的百分之四十支持军队发展。

这一手就漂亮了,只要皇家财团不倒闭,帝国军权和皇室将被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

远比皇帝在法律上规定要强多了,而财政部每年也会因此省下一笔军费。

虽然大臣们都知道周晟铭的小九九,但没人站出来反对。

乾武皇帝的统治力可是无解的。

......

大明和南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闭关修炼”的时候。

一衣带水的瀛桑,终于在6月20日,秘密确定了东扩战略。

经过几个月的探查,大明算是确认了瀛桑人真的被吓到了,并决定举国搬迁。

伊藤为了麻痹泰西诸国,不敢在中洲待的时间过长。

还没收到大明回复后,伊藤只能遗憾回国并表示,瀛桑将一直等待大明上国的决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帝国确认情报真实性后,对瀛桑释放了善意,当然是秘密的。

帝国每年向瀛桑秘密提供超过60万吨的废旧钢铁,当然是要钱的。

别看只有60万吨,这个数字对于瀛桑来说已经不低了。

他们的年钢铁产量,这个时候也才堪堪破百万吨,还是在梅利卡人的扶植下。

除了废旧钢铁,帝国还向瀛桑开放了煤炭、铁矿等基础资源的出口。

为了不引起泰西诸国的注意。

大明动用锦衣卫的海外产业,直接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专门负责与瀛桑的贸易。

但是,大明也对瀛桑制定了一个搬离期限,十年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