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三百五十章 驱虎吞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章 驱虎吞狼?(1 / 3)

四川

广元

由于长江以南仍在大明手中的关系,还有退路的孙守法与贺珍并没有在汉中与清军死磕。

这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大西军提前感受到了来自清军的巨大威胁,从而在豪格还未兵临四川之前就将广元这个口子封了起来。

只是..............

“轰!”

“轰!”

“轰!”

随着阵阵炮火之声响起,立于广元城头的张献忠不由紧皱眉头,满心担忧。

他原本以为抵达广元之后便会立刻面对自北面而来的鞑子,可出乎意料的是,豪格在派人占据汉中之后并未第一时间便举兵南下,而是等了好些日子才姗姗来迟。

对此,张献忠自是奇怪,但在一番打探之后却也辨出了些味道。

鞑子西面这路本由豪格所率,可在将西北闯军大半绞杀之后却被以“中伤睿亲王多尔衮”为由夺了爵位。

其后,出面上告的固山额真何洛会顶替豪格统领西面这路,但由于各种原因却一直在与残余闯军纠缠,未得半点进展。

如此情形自不是清廷希望看到的景象,再加上东、中两路相继失利,多尔衮的势力大受打击,豪格也便顺理成章的再次成为了统领西路的靖远大将军。

很明显,豪格在这几个月里一定没有闲着。

哪怕张献忠并不清楚清廷西路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但也能脑补出一场颇为血腥的清洗。

对于这种情况,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在搞明白清军为何没有直接过来之后,张献忠一面专心修着坞堡,一面便稳稳等着清军撞过来。

可谁曾想,待到清军真正到来之后,他引以为傲的坞堡群竟然在其犀利的火炮面前成了纸糊的一般。

待到此时,接战不过数日,但最外层的十多個坞堡却已被鞑子拔除,他张献忠便是腔子里能塞进狗去又怎可能不满面愁容?

“陛下!不能再犹豫了!”

正当张献忠于心中苦苦思量之时,身后却传来了一个颇为焦急的声音,待他微微转头,便见一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军将正在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

张献忠前前后后共收了十二名义子,到现在还活着的却只有四个。

此四人各有所长,皆能称得人中龙凤,而这年轻军将便是其中于军略上最为擅长的李定国。

先前,李定国曾建议亲率一军自小路绕至清军后方突袭汉中,待切断其粮道之后再两面夹击以破强敌。

老实讲,张献忠对这个建议是颇为动心的,但川陕交界之地本就道路崎岖,若要走了小路便代表着无法似鞑子一般携带火炮。

如此一来,派去的人马势必得以血肉硬撼坚城。

届时且不说能不能攻下汉中,便是真的攻下了,遭受了巨大损失的队伍又拼什么“两面夹击”?

“定国,汉中乃是坚城,若是轻骑前往又怎可能夺得下来?”

“陛下,我军自小路而出,清军必定没有防备!”

不可否认,李定国的计谋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当年的诸葛为何会否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归到根里还不是因为行险之策不可控因素着实太多,一切都只是魏延毫无实证的凭空臆想而已。

在魏延的预计之中,他率领五千精兵,花十日功夫便能由子午谷杀至长安城下,然后他便能据此坚守此城等待诸葛大军前来。

乍一看来,此等谋算堪称精妙,但在诸葛这等谋略大家眼中却是处处漏洞。

都不需说经过长途跋涉的五千人马能不能如愿拿下城池坚固、守军众多长安,又能不能在各路魏军的进攻下坚守到援军抵达,单只考量行军这一点便能将此谋驳得体无完肤。

从子午谷进军长安的路线虽然隐秘而直达,但这条路线艰险困难,且容易受到敌人的伏击。

再者,魏延自觉从子午谷出发到达长安只需要十日时间,可这一路蜀军需要走过山路、河谷、关隘等地形。

其间天气、地形、敌军等多种情况都可成为导致行军速度减慢或停滞的因素。

届时,魏延这路人马一旦出现什么意外,自斜谷而出的蜀军主力势必得落到极其被动的局面之中。

此等情形之下漫说魏军有司马懿统帅,便是真如蜀汉末期那般,除了被形势所迫的邓艾之外又有几人敢于施行?

“此谋风险太大,且不需再提。”

淡淡地说了一句,张献忠便又将目光投到了远处,而年轻的李定国见自家义父这般表现却也不敢再说什么,仅只是万分不解地立于张献忠身后,掂量着义父口中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不可否认,李定国于军略之上的确拥有不俗的天分,但此时的他年纪尚轻,较之日后那两阙名王的统帅还有不小差距,面对张献忠的否定自也有些不明所以了。

可话说回来,依着当下的局面,大西军尽心打造的坞堡防线显然起不到预想之中的作用。

在李定国看来除了用奇谋破局之外着实也没有旁的法子。

由此,他在一阵思量之后便打算再行进谏,可当他正要开口之时却见坞堡群的外围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