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二百六十一章 继承大统,以安人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一章 继承大统,以安人心(1 / 3)

大军花销的计算颇为复杂。

里面不但牵扯到了粮饷功赏和后勤补给之中所产生的消耗,更还有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那就是作战部队派出的距离。

就拿正在准备中的江西战事来说,

如果朱慈烺只准备打通东西勾连,那么此战可能涉及到的最远处便是抚州,而此处距浙江也不过五六百里,若按日行三十里算,从浙江发送的辎重粮草也仅二十日左右便能抵达前方。

这般距离和时间,不但不需太多人马保护粮道,更不需征发太多民夫转运物资。

可要是想一战收回江西的话,那么情况便彻底不一样了。

且先不说打这么一场打仗需得调派多少军队、征发多少民壮;亦不提随着作战半径的扩大,需得派遣多少人马保护粮道。

仅只在运送军需的过程之中,海量民壮本身的人吃马嚼便已有可能是先前整个计划所需钱粮了。

要知道,这個年月运力有限,哪怕在拥有足够载具的情况下,单个民夫的运力也并没有多强。

以此为基,若在补给线过长的情况下保证前方供应,那么后方发出的民夫班次便得急剧增多,路途中的消耗也会远超军队本身所需。

所以,当听到太子殿下想要一鼓作气收回江西之时,朱国弼便直接说了句“打不起”。

当然,若大明的系统足够高效,能够做到拨出十两银子便会有七八两用在正事上,那么杭州剩下的银子稍稍紧着点用大抵也是坚持一阵的。

待到战事过半,有了缴获之后说不得也能撑着打完这一场。

可不管朱慈烺非常清楚,这个节里的大明行政系统已然烂得不像样子,十两之中哪怕有个四五两用在正处都已算是各官忠君体国。

这般情形之下,他又怎敢冒着半路断了粮饷的风险发起大战。

最终,朱慈烺也只是让朱、越二臣尽力准备,并未在定下这一仗的规模。

其后,他也未在杭州久留,等邹太后那边准备妥当之后便沿着运河往应天而去了。

后面的事倒也不必赘述,既然是与邹太后一同回返,那么这路上便得大张旗鼓,沿途官员自也得摆足场面迎接。

这般情形之下,原本仅需三四日的路程生生走了近半个月功夫,待到看见出城迎接的一众皇亲国戚、勋贵官员之时却已到了十二月。

“启禀太后,殿下遣人来说钱谦益、马士英、袁继咸三位阁老已率百官在城外十里恭迎銮驾。”

“嗯,不好烦诸位卿家久候,让车架快些吧。”

话音落下,内监自是应声离去,而邹太后的心情却远不似她的声音那般平静。

她是五月十五日的夜里随弘光、马士英出的应天。

原本,邹太后认为凭那时的局面,这辈子怕是都无法在回应天了。

可谁能想到,那个被关在兵部大狱里的“假太子”竟能凭着一点卫所弱旅,破镇江、救杭州、斩尼堪、退多铎。

待他此番回朝,不但麾下已有数十万大军,甚至连两广湘赣都已收入囊中,若再算上他对西南的布置,只要再把江西清军赶回江北,那么这半壁江山便算是稳稳落住了。

局面如此剧变,哪怕邹太后晓得其中每一步之过程,却也不由时常在心中生出一个念头。

这娃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却也怪不得邹太后,她的前半生仅只在王府后宅苦苦挣扎,退到江南之后虽凭着宫斗之能助了弘光一臂之力,但说到底这也已是她能力的极限,若想看明白其中缘由却已远远超出她的能力范畴。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朱慈烺为何能力挽狂澜,各人皆会因自己的立场、见识而生出不同的看法。

似多铎这等手下败将,他便把江南之败的绝大部分原因看在了轻敌和水师之上;

似钱谦益、马士英这等工于心计的臣子则从太子殿下的诸般施为之中看出了其洞察人心之能和谋算机巧之功;

再似越其杰看出了殿下死抓兵权绝不放松半点;袁继咸看出了殿下行事堂堂绝少鬼蜮心思;

武将们更是将太子殿下与兵卒们的相处细节全都看在眼里,甚至似那向仁生已然将殿下在军中行至当做自己的标杆,整日都会不断审视哪里做的差了。

只是朱慈烺自己却很清楚,他最大的依仗不过是多了数百年的总结而已。

切莫小看这些总结,要知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但能在自然科学上碾压古时,于社会科学上同样也能。

就拿张居正重银废钱来说,此等不世出的天才人物也是在历经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之后才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些皮毛,最终使了那饮鸩止渴的法子。

可他若能明白便连后世小儿都能说上两句的铸币权、货币体系,那他所行之法不但会稳妥百倍,更可能早早就想好如何防范银流断绝之事,再为大明多续上些寿数。

以此为基,现在的朱慈烺并没有因功业初成而志得意满,也未曾因历史轨迹的逐渐变化而惶恐不安。

甚至当那如山如海一般的迎接队伍出现在自己视野之中时,他也仅是心潮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