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子爷,莫做戏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子爷,莫做戏了(1 / 3)

懵的。

当清军士卒在二将带领下高呼“殿下万岁”时,明军这边除了胡茂祯之外大抵都是懵的。

于寻常而言,不管兵卒们有多不愿意打下去,但当统帅宣布投降时,他们心中多少也是会有些失落的。

可看现在的清军,口中高呼“殿下万岁”,面上激动得一片潮红,若让不知情的人来看,说不得还会把他们当做太子殿下的真正嫡系。

事情到了这里,其发展远远超出了所有人想象。

老实讲,早前胡总兵出面说服敌将时,明军上下皆对其报着极大的期望。

要知道他们在一军共事十多年,哪怕无有太多私交,但有这珠玉在前当也不会对投降生出太多顾虑。

可谁曾想那二人竟连信都未曾回复!

于明军将士想来,对方既然如此,便当是无有投降之意,而这苏州之战似乎也是避无可避的了。

这却也非将士胡思乱想,在胡茂祯劝降不成之后,其部在刚刚完成整编之后便被拉到了苏州城下。

如此情形,明军上下虽都怯于攻城,可与此同时却也知道大战将临。

至于太子殿下亲自出面劝降............

不管军将还是兵卒,却都知道此事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效果。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大明的监国太子出面之后,竟只用三言两语便说的那两个敌将痛哭流涕,以头抢地。

这困守月余的苏州城竟就这么降了。

其后的事倒也不用多说,太子殿下在苏松军中的威望自然高到一个无以言表的地步,对苏州清军的收拢整编工作也都顺利得一塌糊涂。

眼见苏松最大的一股清军已被解决,朱慈烺在对当地士绅加以安抚之后便打算北归应天,着手整肃地方。

话到这里许有人会问,既然要整肃地方为何不趁兵威正盛直接对苏州下手,反而还以监国太子之身出面安抚地方士绅?

唔..............要是啥恶名都让朱慈烺背的话,还要那么多臣子干什么?

这本就是上位者的正常手段,却也无需大惊小怪,关键的一点是,当朱慈烺正打算离开苏州,自水路北归之时却接到了一個令他万分惊讶的消息。

“消息可靠吗?”

在将手中书信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后,朱慈烺终还是不太相信事情会按着此等趋势发展。

“回禀殿下,我等询问丁总督时他语焉不详只称中计,但看其部溃不成军仅余三两千人马当也不似作假。”

“知道了,此事需得严加保密,你们先下去休息吧。”

言毕,那兵卒自是退下,而朱慈烺则不由在心中思量起来。

早前他曾直接下令,命丁魁楚领两广之兵尽快平定靖江王之乱,若不能便要亲自领兵前来,可当传令信使通过海路到达广州之后,却发现那丁魁楚早已在数日之前离开广州赶赴梧州。

传令信使未寻见正主自得沿途追赶,可当一行人在肇庆见到丁魁楚时却才知道,其部于梧州大败一场,不但未能平定靖江王,更还连丢数座城池。

在原本的历史上,丁魁楚这一仗不但赢了,还由于种种缘由而赢得极其轻松。

所以朱慈烺便想着先命其出兵平定靖江王,再于论功行赏之时不似隆武一般排挤钱谦益那学生。

这样一来,两广互为牵制,朝廷自也能对其施加影响。

可谁曾想,那丁魁楚竟然败了,似乎还败的极惨。

这般情势之下,早前的法子自然不好再用,却也得再细细谋算一番。

半晌之后,朱慈烺缓缓踱至地图旁边,看其满面严肃显然已对此消息重视到了极点。

这也难怪,靖江王的身份太特殊了。

他作为太祖兄弟之血脉本无有继承大统的资格,可在寻常百姓眼里他就是朱家的王爷,谁还知道他的真正底细?

若只如此也就罢了,大不了就当个寻常宗室自立,能平就平,平不了就学隆武和鲁王。

可让人恶心的是,偏偏士绅官员却又知道那靖江王和应天的国公、朝中的大臣并没有本质区别。

若真朱慈烺的小朝廷与其妥协,说不得明日便会有这个沾亲、那个带故,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宣称自己拥有继承大明法统的资格。

如此一来他这太子身份还能有几分成色?

在外敌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若大明的法统因此而出现问题,却又如何能扛得住鞑子的反扑。

恶心啊,这丁魁楚怎么能就败了?

心绪转了数番,朱慈烺心中大抵也有了些思路,只是现在各部皆已在整编之中,到底该如何施为却也需讲究些方式方法了。

“去把诸将全部唤来,”话音将出,帐外宿卫便领命而去,可他这才走了两步,却又听太子殿下说道:“把吴胜兆和李成栋也喊来。”

“是。”

眼见宿卫离去,朱慈烺便又将注意力放回地图,于心中不断完善那大致的思路。

两广必不能有失,于勾连东西而言,其重要性甚至还要远甚江西数筹。

缘何?

江西丢了,朱慈烺的小朝廷还能通过福建和海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