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二百一十八章 哪都有不测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 哪都有不测风云(1 / 3)

难。

何腾蛟之处境可谓进退两难,当可称得上一个难字。

只是身处乱世之中,谁又不难呢?

作为大明仅存几省中军力最为强盛的一家,他这里迟迟不做表态,其余几家不管是否怀有鬼蜮心思却也便只能迟疑观望了。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站在其他督抚的立场上,不管何腾蛟本人如何作想,但在受到闯贼残军的裹挟之后,湖南便有极大可能不会迎奉朱慈烺。

他们若于局势未明之际贸然表态,那么一旦湖南发疯来攻,谁又能抵挡得住?

这却也非督抚们的臆想。

华夏历史延绵数千年,若去细细查阅便不能发现,每当有人心怀不臣之时大多却会先拿忠于朝廷的地方势力开刀。

待到将朝廷羽翼剪除干净之后再以各种理由入主中枢,这朝廷也便在实质上换了主子。

不过在督抚们想来,湖南总还不至于闹到这般份上,只要何腾蛟不要傻到直挺挺宣布接受小朝廷的领导,那么这局面总也还有还转的余地。

只是在这般情形之下,迟迟未曾受到地方督抚认可的小朝廷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按着常理来讲,朱慈烺在力挽狂澜之后便该携大胜之威以泼天之功顺理成章继承皇位,可各地督抚对他“监国事”都还未给出回应,他又怎能在得不到地方支持的情况下登临大位?

老实讲,这些日子不是没人在他耳边说过什么登大位以号令天下,而且他有南直隶、浙江和半個江西的支持,强行登基也不是完全不行。

可一个得不到大明地方督抚支持的皇帝还是大明的皇帝吗?

这种道理朝中重臣大抵也都是明白的,所以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后,那些重臣也便未再提过此事。

不过朱慈烺也未打算就这么干等下去。

他虽是正儿八经的务实派,素来觉得手中掌握力量才是正道,可这几千年下来,皇帝之名早已深入人心,若他迟迟不能登基,难保民间还会生出这样那样的传言。

由此,在离开芜湖之前,他也便与袁继咸这个资格极老地方督抚进行了一次长谈。

在袁继咸看来,还未就太子监国表明态度的地方督抚各有缘由,并不能一概视之。

譬如云南,很可能便是因为道路远阻而未能及时回复;

譬如贵州,在马士英、越其杰这些该籍官员在朝中任职的情况下,哪怕督抚稍有疑虑,但只要从内里下手却也不足为虑。

譬如四川,自数月前张献忠入川之后便少有消息传来,信使到底能否顺利抵达也还未知。

再如两广、福建也都各有情形,却也不能当做封臣是反对太子监国。

剩下的便是湖南了。

在被左良玉软禁之前,袁继咸的正经官职乃是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等地处军务。

诸如何腾蛟、李永茂这些人实际上都能算作他的下属。

当然,总督和地方巡抚之间会因各种问题而产生矛盾,不过这并不妨碍袁继咸认为何腾蛟并非心思诡诈之辈。

再加上当初朱慈烺被关起来时,他也同左良玉前后脚上书为其争辩,所以袁继咸便觉得湖南迟迟未能表态定然是出于别的缘由。

袁继咸在朝野深孚众望,更于崇祯年间督数省军务,这等老臣的思量自是不会有错,只是他未曾料到何腾蛟因收了闯军而对是否该支持先帝太子心存疑虑,同样也未曾料到两广生出的祸乱。

广西。桂林

“此行路途艰险,你定要小心再小心。”

朝家仆吩咐了最后一句,瞿式耜便警惕地往四周看了一圈。

此人早年便拜钱谦益为师,其后历任各地政绩斐然,待到其师于朝争之中落败便受了牵连被去职罢官。

其后的十多年间,他在乡中颇治园林,以诗酒自遣,集大儒隽语为《愧林漫录》十卷,过得倒也算是逍遥自在。

不过作为一个“首辅迷”的学生,这般日子他也不可能过上一辈子。

等到弘光朝立,钱谦益和马士英达成某种协议,瞿式耜便先出任应天府丞,旋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

只是于这乱世之间,诸般事情又怎么可能毫无波澜。

当瞿式耜抵达梧州之时,多铎大军便围了应天,其后各种噩耗纷沓而至,他这骤临高位之人也便多少有些乱了方寸。

彼时,在两广诸臣的眼中,弘光朝已然被灭,当务之急便该是另立君王。

只是他们这里终归都是地方官员,不管品级还是声望都暂不足以行此大事,所以也便一面打探江浙消息,一面设法在内部达成共识。

要说这世道一乱,各种牛鬼蛇神都有了冒头的机会。

正当两广官员内部争成一片时,不甘寂寞的靖江王朱亨嘉却突然跳了出来。

这靖江王是太祖侄儿朱文正的后裔,在宗室诸王当中谱系最远,按宗法观念他根本不具备继统的资格。

可他却说:“方今天下无主,予祖向于分封之日以粤西烟瘴不愿就封,马皇后慰之使行,于是以东宫仪卫赐之。目今东宫无人,予不俨然东宫乎!太子监国自是祖宗成宪,有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