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二百零一章 这么多弯弯绕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一章 这么多弯弯绕吗?(1 / 3)

朱慈烺的挑拨真有那么大威力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多尔衮一系的地盘和势力在同南明作战的过程中急速膨胀,而豪格则在和李自成、张献忠的战争中损失惨重。

所以在势力对比出现根本性变化之后,豪格便被多尔衮构陷削爵,其后不过月余便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圈禁之中。

清廷内部的权利争斗也以豪格为代表的两蓝旗落败而缓和了下来。

这件事便能很清晰地展现出,两方在皇位之争落下帷幕后,其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和,反而因情势的发展而日渐激烈,直至到达不死不休的地步。

所以,在自身实力遭到巨大损失之后,多铎出于自保的心理而对博洛、吞齐存有防范之心自然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说孔有德这里..............

不管孔有德是刻意表现还是发自本心,在多年的潜移默化之下,清廷高层的每一个权贵都认为他是一个极念旧情的人。

当年的黄台吉不但将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孔有德封王,更对其委以重任,这自然称得上称得上恩重如山、形同再造。

如此一来,搅了黄台吉临终布置的多铎,在自身落于危局之后自然也得对这极念旧情的人防上一手了。

当然,孔有德自归清之后表现得极有分寸,素来不掺和满人内部的斗争,自然也不会在这個时候从背后捅多铎一刀。

而多铎这般行事倒也没想真将孔有德怎样,说白了也就是求个万无一失,不愿将自己的安稳和朝局的稳定寄托在旁人的一念之差上罢了。

所以,从现实情况来说,朱慈烺的挑拨离间其实只能算个引子,其最大作用也就是将现实情况明明白白地丢到双方面前,让他们不得不正面应对。

若非清军内部本就存在你死我活的斗争,哪怕朱慈烺真就巧舌如簧,各方团结一心之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难!

多铎现在的处境极难!

宣城显然不可久留,但如何北归又得一番思量。

只是现在还留在江南的清军又有哪个不是处境艰难?

相较而言,他作为一军之统帅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自鄂尔都被围之后,李成栋与吴胜兆便被黄蜚和吴易的水师牢牢牵制在了苏州。

老实讲,原先他们最大的担忧也就是未能做出解救鄂尔都部的动作,事后会被上面追究。

可随着局势的变化,他们二人的心思却也逐渐发生转变,待到尼堪所部被歼,多铎下令各部聚拢之后,他们也就意识到了情况到底有多么紧迫了。

只是...........

“你既不愿杀出,那咱们便一别两宽吧!”

李成栋将杯中水酒一饮而尽,紧接着便将酒杯往桌上一砸,而吴胜兆却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皱眉思量起了自己的心事。

尼堪所部共有四万多人,其中不但包括了战力强劲的胡茂祯,更有数千正儿八经的鞑子兵。

可就是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竟然在三五日之间便被明军全歼了!

这般情形之下,他吴胜兆又怎敢轻易离开苏州?

但与此同时他也知道,李成栋的说法是对的。

王爷既然下令收拢人马,那么局面自然已滑向不可控之地,若真战局无法挽回,他们困守苏州无异于引颈待戮。

真真是左右为难啊。

心念及此,吴胜兆也将杯中水酒一饮而下,但其后他却只是将桌上酒杯再次斟,却连多一个字都未曾再说。

“军情如火!”见他这般样子,李成栋自然有些恼恨,待将酒杯从其手中夺过之后便又接着说道:“我等困守苏州,若等到明军围上来怕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他想得非常清楚,现在苏州城外只有明军水师,却也不能将整个城池彻底封死。

若在此时果断突围,自然还有一搏的机会,若真等到明军腾出手来,漫说突围,怕是连外面的消息都再难得到了。

这般考量自然非常现实,而且在李成栋看来,他吴胜兆也是从辽东便开始打仗的主,自然也当能想到这些。

可现在其人来来回回就是这幅半死不活的样子,如此他才于心中生了恼怒。

“走?往哪里走?现在还哪有你我的活路?”

许是被李成栋的话刺了一下,吴胜兆终还是慢吞吞地说了一句。

“如何走不了?!他水师难道还能将路全都..........”

听到吴胜兆极其消极的话,李成栋心中又是一阵恼怒。

他这人性格火烈,处事雷厉风行,而这吴胜兆的思量虽要比他周全许多,但也因此而显得婆婆妈妈,犹豫不决。

早先未与什么波折,两人倒也没因性格截然相反而闹出什么,可现在诸般决断都关乎整军安危,他自然对吴胜兆这般性格极其厌恶了。

可谁知他这里才问了一句半,却听吴胜兆又在哪里幽幽地问了一句:“尼堪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

他们二人困于苏州之中,自不知晓那一战的详细过程,可前几日总算有人拼死入城,他们也就知晓了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