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一百二十五点五章 要搞就搞大的 (我有罪,昨天的章节号又错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五点五章 要搞就搞大的 (我有罪,昨天的章节号又错了)(1 / 3)

6月21日

应天

自获得崇明岛相助之后,朱慈烺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可他麾下能够拉出去好好战上一场的人马拢共也就那些,所以若想将心思付诸于行动便得用四两拨千斤的法子。

就拿派兵去杭州来说。

指望那两千八百人击退鞑子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只要合纵连横将杭州的力量集中起来却也大有可为。

在他的记忆之中,杭州诸公或想战、或想逃,但想要直接降了的却只是凤毛麟角。

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伟人已经做过示范,无外乎联合想战的,拉拢想逃的,再打击想降的。

如此一番之后杭州便有很大可能会坚持守下去,原本一边倒的局势也有可能陷入僵持之中。

不得不说这般谋划是极为符合现实情况的。

毕竟他能够派出的力量极为有限,而且其身份很可能会遭到质疑。

这种情况之下派出长袖善舞的朱国弼领兵去杭州当可称为人尽其用。

至于说朱国弼离了应天会不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呵呵。

最终,“大军”离开应天,而朱慈烺也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

这几日他过得确实煎熬,一阵觉得出兵有些晚了,说不得朱国弼还未到达,杭州便已降了;一阵又觉得,杭州城里的大佬们应该不会好好配合,搞不好还会让城里本就激烈的斗争白热化。

可当他真正收到杭州来信之时却傻眼了。

太顺利了。

实在太顺利了。

除了最初和刘良佐率领的降军打了一场之外,应天军几乎就没有遇到过半点阻碍。

杭州的几家势力,只凭朱国弼几句话便非常坦然的认可了他太子的身份,至于“行监国事”更是连半点质疑都没有提出。

这样的情况直让朱慈烺觉得不太真实。

不过他毕竟也沾着点腹黑的意思,想了一阵便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清军每占一处便开始圈地征粮,黄道周这些本地势力巴不得能有一个愿战的主君,朱慈烺的出现于他们而言不正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更何况“假太子”这事是在马士英主政时弄出来的,太子殿下越是英明神武,那么马阁老便越是昏聩误国。

两相叠加起来,他们便是朱慈烺在杭州城里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唔........至少现阶段是。

至于其他两家,马士英一党没了听话的傀儡,又失了对大军的控制,除了尽力自保之外还哪来的胆子质疑手握大军的太子殿下。

而郑家毕竟还不是隆武那时的郑家,在国事上也没太多发言权,旁的两家不反对,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也不关心朱慈烺是真是假。

说白了无论真假他们都是现在这副听调不听宣的样子,着实没必要为这等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而得罪旁人。

想通此节,朱慈烺也不再纠结于事情的顺利程度,将信中所言对城楼里的诸位通报一番后便开口说道:“议一议吧。”

.................

太宽泛了。

换做其他人听到这话大约会一头雾水,可在场的这帮人已和朱慈烺处了日子,自然知道这“议一议”指的便是什么范围。

“殿下,臣意当将马士英明正典刑,将逆王贬为庶民,由锦衣卫收押。”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徐瑜话音几位大臣立刻出列附议,可朱慈烺却对他们这般表现感到万分惊讶。

在他看来,马士英的问题顶多算是战略错误,朱常淓却公然在战场资敌。

这种罪凌迟处死都不为过,怎能只是贬为庶民。

“为何不处死逆王?”

听到朱慈烺的问话,几位大臣相视一眼,最后便由徐瑜出言解释。

其实老臣们也认为这样的处置有些便宜逆王了,但这里面有個无法回避的问题。

若是将逆王在战场资敌的事宣扬出去,那么很可能会对皇家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可若是不宣扬出去又有什么理由杀他?

一旦在不宣扬出去的情况下杀了逆王,那么在有心人眼里这便是朱慈烺心胸狭隘,屈杀了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稳定局势的朱常淓。

左右他已落在手中,过了这阵子是生是死还不是由朱慈烺一言而决,实在犯不上为这等人有任何损失。

“马士英革职,逆王于杭州凌迟。”

“殿下英......啊?!”

“马士英其罪甚大,但将罪全都归于他一身却也不合适,至于逆王......此獠丧心病狂,若是不除,本宫凭何让将士奋勇杀敌?”

“殿....”

“孤意已决,不必多言。”

朱慈烺已经很久没有用过本宫,他甚至还用上了那个极为正式的“孤”。

他的想法非常简单,若因投鼠忌器而让这等孽畜继续活在世上,也太对不起为大明战死的将士了。

更何况此事有那么多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