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臣们的算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臣们的算计(1 / 3)

沈廷扬的到来对朱慈烺而言可谓意义非凡。

从小了说,水上路线的打通将使应天再次获得与外界沟通的渠道,让解除应天之围变得不那么紧迫。

可若往大里说,这支拥有强大实力的明军水师说不得就会和朱慈烺发生某种反应,从而使江南战局产生战略层面上的改变。

说来可笑,明军的内河水师最终虽因风浪而彻底覆灭,可在此之前却屡次败于李成栋这个骑将之手。

其中缘由自是复杂无比,但若要强找一个主因,大略水师将官在舟船的使用方式上还是存着不小的问题。

就拿苏州之战来说,吴志葵、黄蜚似乎只是将战船当做运兵工具使用,在入城部队遭到埋伏之后,水师竟慌不择路退入泖湖之中。

随后李成栋以小船堵住出入河道并顺风放火,最终百余条战船便因船大运转不灵而尽数焚毁,二将与所部人马也于此役全军覆没。

不过在这個时空,此战还未发生,也不知他们的命运能否发生改变。

只是..........

“岂有此理!殿下乃先帝亲立太子,如今更以坚守应天之功行监国事,他们如何敢抗命不遵?!”

在晚上的接风宴中,沈廷扬将崇明岛的详细情况说了一遍后徐瑜立时起身呵斥。

“徐先生,莫恼,”朱慈烺朝徐瑜摆了摆手,随后便有些无奈地说道:“局面如此,恼也无用。”

崇祯在时大军头虽已有些不听调遣,但小军头和各地督抚却还保持着对京城命令的服从。

待到弘光继位,军头们无论大小都已各行其事,督抚们大约也已有了阳奉阴违的趋势。

到了这时,朝廷权威已被大大削弱,朱慈烺自也不会指望凭个监国太子的名头就能让这帮人唯命是从。

当然,监国太子的名头是有大用处的,但这用处却要看对谁来说。

如当初的朱国弼就需要用这个名头从赵之龙手里夺兵权,而左梦庚则需要用这个名头来稳定军心。

但于崇明岛诸将来说,有义阳王在手,着实没有必要往自己头上加一个实力强劲的婆婆。

所以当越其杰说出让他们来拜见朱慈烺时,沈廷扬摆出一副极其为难的样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殿下,诸位总兵对大明还是忠心的,否则也不会聚在岛上谋划反攻之事,只是.........”

沈廷扬解释了几句,可在“只是”二字之后便不知该如何说下去。

其实朱慈烺也能想来,无非就是身份真假的问题。

先前有了这么一遭,无论自己是真是假,只要没能力拿捏这些军头,那么他们便有理由不听从应天的调遣。

“沈先生不必多说,只要一致抗清,我这里是没什么问题的,”出言解了沈廷扬的尴尬,朱慈烺便将酒杯端了起来:“来,来,来,满饮此杯。”

殿下既已发话,旁人自也不再多言,可谁知他才将酒杯端起便听见了徐瑜的声音:“殿下这杯老夫代饮了。”

.....................

先前徐瑜曾为崇明岛诸将之事恼怒,现在又出言阻止朱慈烺与沈廷扬同饮,二者结合起来仍谁都会以为这是在蓄意找事。

但沈廷扬终归是文官出身,再加上他对诸将心思也略有不满,便也打算忍下此事与徐瑜碰上一杯。

这般情形,徐瑜似是无所知觉,圆场解释的任务便落到了越其杰身上:“沈大人莫怪,殿下身上有伤,确不能饮酒。”

有伤?

堂堂皇家血脉,又有谁敢伤了他?

“这是.......?”

闻言,沈廷扬立刻朝主位上看了过去,朱慈烺却也只能尴尬地说了一句。

“先前被鞑子踹了一脚,不碍事,不碍事。”

“殿下莫要诓人,我等已听常将军说了,那鞑子似乎是什么白甲兵,哪怕整个八旗之中也不过数百,这么一脚下去如何能不碍事?”

徐瑜话音未落,朱慈烺心中便有些疑惑:徐老先生是稍耿直一些,但无论如何当也不至在这般场合屡次出言顶撞。

事有异常即为妖,却不知这妖到底指向何处。

“鞑子进过城?”

“殿下亲自守城,鞑子如何能进的来?”

正当朱慈烺心念转动之时,一阵对话之声传入了他的耳中,只是徐瑜的话怎么听都有些阴阳怪气,却不知他是刻意如此还是.........

话到这里,沈廷扬也明白了太子殿下为何会挨上一脚。

老实讲,他也和徐瑜一般想法,并不支持朱慈烺以万金之躯亲临战阵。

可同时他也知道,在皇帝出逃、各地望风而降之时能遇到一个不惧生死、甘冒箭矢的统帅对局面到底会产生何等影响。

“难怪应天能以弱兵残卒与鞑子打得有来有回。”

心念及此,沈廷扬缓缓从位中起身,随后便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来到厅堂中央朝朱慈烺拜了下去。

“蒙天不弃,得殿下力挽狂澜,可刀剑毕竟无眼,还望殿下为大明社稷、为黎民百姓保重龙体。”

龙体..............

这个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