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华娱:从07快男开始> 第353章 新专辑——华夏风(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新专辑——华夏风(二合一)(1 / 3)

好不容易休息一段时间,陆远反而有点不太适应。

仅仅过了三天。

他又忙了起来,不过,他是留在家里忙。

身为一名职业歌手,住的地方怎么能没有音乐工作室?

地下接近两百平的面积,被陆远改造成了一个综合型工作间,各种一线音乐设备、器材,应有尽有。

闲着也是闲着,陆远索性先把第四张华语专辑的小样弄出来。

按照之前的命名原则,第四张华语专辑应该取名《未来可期》,或者《行则将至》。

这样正好对应那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但歌迷们早就猜出来了。

陆远怎么可能还会继续遵循这个规律?

必须换一個名字。

他,陆天王,不要面子的吗?

第四张华语专辑的整体风格是华夏风。

陆远选择华夏风,其实是有点私心的。

虽然国内媒体把他捧得很高,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那些英文歌,算不上文化输出。

陆远唱得那些歌,本来就是从万千欧美精曲中杀出来的【蛊王】,内核还是西方的那一套。

这一点,陆远知道,懂行的媒体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提这事。

毕竟,文化软实力背后,不是对应某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等领域,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哈日、哈韩、精美,其背后的内核还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90年代,国人睁眼看世界,彼时,正值日、韩经济的黄金时代,国民收入差距不是几倍,而是几十倍。

文化不自信,映射的是经济问题。

所以,才会诞生那么多精神小日子、小棒子,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精日、精韩群体,明显少了很多。

但精美,仍旧不少。

毕竟,国力差距确实客观存在。

但双方的差距,已经没有十几年前、二十年前那么大。

阿美瑞卡的底层人士,同样混得很惨,很不如意。

金牌讲师为什么火?

为什么让大批润人破防?

因为猎奇。

让别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阿美瑞卡。

原来阿美瑞卡不是遍地都是香甜的空气,贫民区的脏乱差程度,连国内的某些乡村都比不上。

老美的空气中也不一定全是甜味,也可能是麻叶味。

而陆远,只是一个人,一个小人物,他没有办法让华流传遍全世界,除非他有修改器。

强制让所有人听他的歌。

但,退一步而言,曲线救国的路子还是存在的。

他无法影响所有人,却能影响自己的粉丝。

就像上一张专辑《行而不辍》,这张专辑在非华语区,也卖出了两百多万张。

排除掉一些海外华人,购买这张专辑的外国人至少有个几十万人。

对比他那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个数字或许很低,但积少成多,影响一个是一个。

只是,这张专辑有一个缺点,翻译工作会非常难,难到秃头的那种。

因为这张专辑主打的是诗词改编!

诗词翻译,向来是翻译工作的难点,痛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以新专辑的名字为例。

《照古今》(专辑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副标题)。

这句话怎么翻译给外国人?

直译?

脱离了语境,外国人哪能理解其中的美感和含义?

如何信达雅的翻译,也是一门技术活,不亚于二次创作。

反正,陆远自觉搞不定,他准备把翻译的工作交给其他人来做。

让那些翻译界的大拿头疼去。

第四张专辑《照古今》,依旧是十首歌。

第一首歌《少年华夏说》改编自梁启超撰写的《少年华夏说》,出自央视综合频道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

二水负责改编,填词,许松作曲,章杰献唱。

《经典咏流传》的主旨是将华夏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跟《照古今》的主题十分契合。

其实,古诗词改编流行歌曲,一直存在,像邓莉君的很多经典歌曲,都是诗词改编。

专辑中的第二首歌《清平调》,就是跟邓莉君合作的单曲。

《清平调》初版源自于邓莉君古诗词专辑第二辑——《春梦秋云》。

这张专辑是第一张古诗词专辑《淡淡幽情》的第二部,同样十二首唐诗宋词。

诗词已经选定,大部分歌曲也作好了曲,但没等到录制,邓莉君便魂去万里。

《清平调》就是《春梦秋云》中的一首歌,取自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歌也是邓莉君诗词二专《春梦秋云》中,唯一留下DEMO的作品。

它的版权如今在环球唱片手里,以陆远跟环球唱片的关系,来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