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重燃2003> 第97章 元首的凝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章 元首的凝视(2 / 4)

甚至,于一航还知道,卿云之上,还有秦缦缦。

很简单,世纪初的信奥赛虽然冷门,但是在他们这个阶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信奥赛能获奖吗?

计算机和函数是密切相关的。

何况,信奥赛以前还有一个别称:电脑奥数。

往往信奥赛的最后一道大题,就是函数奥数题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

秦缦缦在初二的时候,便能拿到信奥赛的国赛金奖,这是何等的……

变态!

妖孽都不足以形容。

别人之所以不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只是没必要而已。

他很清楚,作为一个集团的继承人,秦缦缦要学的东西有很多。

竞赛拿奖对普通人来说是荣耀,是财富,但对秦缦缦而言,完全没意义,只是浪费时间。

闭上眼睛的卿云,此时也在盘算着每个人的得分情况。

唐芊影只要不犯傻,应该能拿到90分,这基本打平了平时那些所谓的学霸。

关于这一点,卿云完全没有意外。

前世便证明了,2003年的数学卷,打的就是做题家的脸。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见多识广’、‘熟能生巧’,这不是数学的方法。

这是体育。

或者说,这不是高考这样国家抡才大典应有的考察方向。

尽管后世对2003年的高考数学难度一片诟病,但只有身在学术界才明白,那一年,选出来的全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很多年轻的总师,都是那一届的考生。

砰地一声响,打断了他的思考。

卿云睁眼看了看,眼里露出怜悯的神色。

又是一个。

这已经是他所在教室的第三个考晕倒的人了。

巡考老师很忙,但也有了经验,第一时间便冲进来掐人中。

毕竟,这个考场里考晕的不是一两个。

卿云叹了口气。

作为亲历者,他很清楚,是什么原因。

高考历史唯一一次试题泄露,被这届考生遇上了。

国家在考前紧急启动了备用卷。

出题人是谁,众说纷纭。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葛军大帝。

毕竟,‘葛军出征,寸草不生’,大帝的皇冠,是用无数考生的眼泪铸就的。

但是,卿云很清楚,不是葛军。

葛军出题虽难,但毕竟作为高考命题老师,他的命题是遵循了高考的命题规则的。

容易题、中档题、难题,3:5:2是规则。

虽然在葛军的手里会变成难题、更难题、最难题,但依然是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编排。

梯度明显、难易界限分明。

但2003年的试卷,却乱了套,每题都有难点,而且顺序乱排。

让太多的人在前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后面大题根本没时间做。

全国卷的考生,都是旧教材体系下的考生。

学生头脑里根本没有新教材的理念和思维,此时就连很多老师对新教材的理念都需要进一步的认识。

但出题人则是在新教材体系下出的,只不过改成了老教材的叙述方式。

一份新教材的理念和思维下出的试卷,让老教材的考生去考,怎么可能能考好?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在高观点下来看低观题目,试卷出题人的思维他一眼而知。

这份卷子,压根就不是给高考生做的。

而是国赛复赛的水平。

高考数学考察的是:“正确迅速的数式运算、变形能力”。

而竞赛数学考察的是:“在熟练掌握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思维水平。”

这样的试卷放在高考场上,就是为难人了。

既多考了‘想’,更多考了‘算’。

不是每个人都有竞赛生那样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巧算技巧的。

这套卷子,更像是一群老师一人出一题,比着赛着的玩花活。

反正是备用卷,权当娱乐了。

但对可以参加国赛复赛的学生来说,这卷子很普通。

因为他们已经普遍开始接受高数高观的思维,且掌握了运算的技巧。

所谓高考高观点题,是指与高等数学相联系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问题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体现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推理方法。

放在高考里面,其实备受出题人青睐。

起点高,落点低,试题的设计虽来源于高数,但解决的方法是中学所学的初等数学知识。

每年的高考试卷里,至少有10%左右的高观点题目,用来作为选材的区分。

但是2003年,这类题目,占了一半。

对于卿云这个考场里最大BUG来说,高观点题越多,越简单。

这份试卷他不到50分钟就做完了,比平时都还快。

考场里众人的心态,他也很了解。

90%的尖子生会崩在第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