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第170章 南顺的奉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南顺的奉京(1 / 2)

陆长风迟疑了一会,道:“经陛下这么一提醒,臣发现不对劲了。”

“位于东南中洲,特别是三佛齐和吕宋的瀛桑族裔,好像这段时间都在向南贺洲的克丘亚移动。”(秘鲁)

听到陆长风的回答,无论是大臣还是皇帝都在暗暗思考。

从瀛桑的这些小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真想“举国搬迁”。

但也不排除是一种战略欺诈。

“陛下,如果瀛桑真的举国搬迁,对我大明来说是好事啊。”胡军曦出言道。

周晟铭看了一眼胡军曦,内心默默想到:大明给瀛桑的压力,是不是真的太大了?

“这样吧,锦衣卫加强对瀛桑情报的收集。”

“此事由内阁首辅胡大人负责与伊藤义一交流。”

“如果确定瀛桑人所言非虚,帝国可以为瀛桑提供废旧钢铁,但军事援助就免了。”

周晟铭想了一下,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

大明的全球战略中,德其索伦是西洲的钉子,而贺洲一直没机会插手。

如今瀛桑人自己找上门来,就算不是真的也要给它变成真的。

......

交趾土木龙市。

如今的土木龙市正式被顺国更名为奉京。

搬迁到此的顺国高层,直接征召大量的交趾人在奉京修建新皇宫。

大明送来的各种工业设备,也在有条不紊的布置在整个交趾。

而跟随顺国迁徙来的百姓,也被允许可以随意抢占交趾人的房屋和田地。

为此,牛满仓把交易所得的大部分次品武器,如损坏又修复的步枪等,下发给了顺人移民。

来到交趾的顺人,基本做到了每五户一支步枪的程度。

这下,交趾人算是惨了。

北部好说,之前已经被顺军清理过一手的广大农村,移民们直接拎包入住。

但适合农业的南部,因为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这里的交趾人存留很多。

顺国政府一边默许移民采取强制措施,一边用各种欺诈手段,哄骗交趾人交换土地。

拥有武器的中洲人太可怕了。

加上中洲人几千年的老大思想,从来没把交趾人当过人。

南顺在交趾的立国行动,伴随着大量血腥且不人道的做法。

但现在的国际主流就是如此,没人为交趾人说话。

自从李思成死后,兵马大元帅一职彻底空缺,王素雅也找不到人顶替这个位置。

直到杨泽开献出军功阶级制,又在之后,提出了一个完善且高效的军旗制度。

这让顺国高层注意到了这个小小的御史参赞。

经过一番朝堂对答,众人对杨泽开的能力很是满意。

王素雅直接让杨泽开担任了兵马大元帅一职。

牛满仓和王凌波对此没有反对。

杨泽开的履历很干净,先帝在时就在中枢当官了。

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患难见真情、板荡识忠臣。

义无反顾跟着已经落魄的南顺跑到交趾,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忠诚的?

最重要的是,杨泽开之前在南顺朝堂无权无势,导致来到交趾后也没有朋党。

他的上任,对牛满仓和王凌波构不成威胁。

刚刚上任的杨泽开,在交趾各地开始实行军旗制度。

即顺人为正军旗,大量的交趾壮丁被充入交趾军旗。

这些进入交趾军旗的壮丁,一开始是不愿意的。

但进来后发现,不但有军饷且吃的好,自己的家人也不再受到顺国移民的迫害,至少是明面上的。

这让交趾人的抵触心理逐渐消除。

交趾的有识之士当然明白顺国人的险恶用心。

这些交趾军旗的人,会渐渐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完全站在顺人一边的阶层。

当南顺决定移民1600万之时,交趾有识之士就知道,交趾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可能性基本无了。

不要小看了民众的智慧,大部分交趾人也看出来了。

大明最强大的时候,虽然统治交趾也向这里移民。

但从来没有像南顺这样,一次性塞1000多万人进来。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躺平享受吧。

加入交趾军旗的当地人,开始帮着顺人统治自己的同胞。

交趾的局势,既平和又矛盾。

随着工厂的设立,之前作为农民的交趾人,开始强制接受工人培训。

顺人作为生产组长或者监督者,开始领着交趾人进行工业生产。

交趾北部大量的矿山得到开采,但开采人员基本都是交趾人。

顺人只是作为股东或领导者,负责矿山的正常运行。

......

“王上,除了60万顺人组成的正军旗,这段时间臣建立的交趾军旗,已经达到了80万的规模。”

“这个规模差不多到了极限,除非我们的工业生产彻底恢复。”

“我们在交趾的统治越发稳定后,臣会逐步扩大交趾军旗的规模。”

杨泽开单独向不到10岁的顺义王张明德汇报着。

自从来到交趾,王素雅有意无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