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鬼话三国祥龙传> 第二百章 丁原为国捐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章 丁原为国捐躯(2 / 3)

闻言大惊,“吾与丁州牧,大至亲待,恩若父子,吾决不行不恩不孝之举”!

丁原面有愁容,“丁原的头卢是小,天下百姓的黎苦是真。只是这戏非戏,假作真时真亦假,吕将军将屈身董卓门下,越是亲近越是好。只要吕将军能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我丁原愿替天下百姓先行谢过吕将军的大恩”!

丁原说完,拜于吕布面前。

吕布堂堂八尺男儿,却不禁泪下。一主一仆互述忠肠,极为哀怨。

终于,丁原成功地说服了吕布,他把自己的身后事都一一交待得清清楚楚。丁原,这位曾经虎踞并州的霸主,现在把自己的全部兵马交给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和侯成这八位将领统领。他召集他们,语气坚定,让他们发誓要忠心追随吕布,为并州的安宁而战。

事情的发展,似乎一切都如顺水推舟,自然而然。

吕布,这位英勇善战的武将,知道董卓手下的虎贲中郎将李肃也是五原人。于是,他巧妙地利用同乡之情,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同乡相谊大戏。他借此机会,拉近了与李肃的关系,为接下来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吕布与李肃的相遇,仿佛是天命所归,注定要成为一段传奇。李肃走进帐篷,便见吕布独坐一角,面色沉郁,显然心事重重。

吕布一见到李肃,便倾诉起自己的无奈与愤懑:“委身于丁原,实是出于无奈之举……我空有一身武艺,却未能逢得明主,真是恨事。”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哀怨与不甘。

此时,董卓正为如何对付丁原而烦忧,李肃却胸有成竹地走到他身旁,轻声说道:“主公,您无需担忧。我与吕布乃是同乡,深知他勇猛无比却缺乏谋略,且见利忘义。只要我略施小计,定能说服吕布归降于您。”

董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深知李肃的才智与口才,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便全权委托李肃去游说吕布,期待着这位虎将能为他所用。

就这样,在李肃的巧妙安排下,吕布与董卓的命运紧密相连。

卓眼中闪烁着野心与期待,他缓缓道:“吕布,此人非凡俗之辈。若我能得他助力,天下之事,何愁不成?”

李肃,一位机智过人的谋士,主动请缨,愿为说客。他提议以珍贵的“赤兔马”为饵,诱吕布归顺。董卓闻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慷慨地应允了,并赠予黄金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以示诚意。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董卓对人才的渴求与重视。

李肃带着这些厚礼,去见吕布。他微笑着说:“吕布将军,我李肃虽无甚才能,却也能担任虎贲中郎将一职。将军你的才能与勇武,实乃天下无双。金银珠宝、高官厚禄,皆在眼前,只待将军点头。如此,将军不仅能一展所长,更能踏上仕途坦途,成就一番伟业。”

正当戏剧的高潮之际,吕布瞪大了双眼,气势如虹地询问众人:“在这天下之间,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李肃微微一笑,神情中带着几分深沉,他悠然开口:“我游历四方,阅人无数,遍观朝野群臣,却觉得无人能与……”

吕布急切地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期待与紧张:“何人能担此殊荣?”

李肃缓缓吐出两个字:“董卓。”

吕布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惊惧与愤怒:“你……竟敢如此说!”

李肃却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戏谑与嘲讽:“你这样的豪杰,仅仅是听到董卓的名字都为之变色,可见董卓之威猛,真乃当世之英雄也。”吕布冷笑一声,讥讽道:“兄弟,你这玩笑可真是开得大了,难道你认为这董卓是个英雄?他专横跋扈,心怀篡逆,满朝文武,谁人不晓?”李肃摇摇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贤弟,你只看到了表面,却未曾深入其中。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如今的天子懦弱无能,无法震慑群臣,满朝文武,谁人不知?而陈留王却是精明强干,聪明好学,他的才智远超天子,这你又是否知道?其实,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但却无人敢言。这是为何?无非是怕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满朝文武明里是做忠诚,暗里则是为己。有谁是真正为国家社稷着想?

董公与众不同,他敢于挑战世俗的禁忌,直言不讳,无所畏惧。他敢于挑战道德的底线,背负着不忠不孝之名,却毫不退缩。他敢于承担篡逆废主的罪名,即使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董公的心胸是如此的坦荡,他的勇气是如此的坚定。

吕布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承认董公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但却有着深刻的道理。然而,他仍然认为废立之事毕竟属于篡逆之道,不可轻易妄行。李肃嘴角微扬,眼中闪烁着深沉的光芒,他朗声笑道:“贤弟,自古以来,这天下便是为有德之人所居。你瞧,今日的陈留王与天子,他们同为先帝的血脉。扶持陈留王陈继承大统,又怎能说是篡逆之举呢?这便是其一。再来说说其二,传闻在先帝统治时期,他对陈留王颇为钟爱,内心深处早已打算让这孩子继承皇位。可惜,是何后何进强行插手,立了另一位嗣子,这才酿成了大错。如今,董公顺应天意,废黜天子,拥立陈留王,这恰恰是尊重先帝的初衷。将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