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下大雨(2 / 2)

垄种了甜玉米,一垄种花牛糯玉米和黑糯玉米,还有一垄种的是本地玉米,这种玉米吃起来口感粗糙,但烤着吃很筋道,且产量很高,粉碎后还可以喂鸡。

前后花了上十天功夫,他们就把自家的那点地种完了,泡田的时候又去帮姑姑姑爹插了秧。姑姑家的小麦地也用了机器收割,一两个小时就搞完了,但耕田还是姑爹亲自动的手,他嫌旋耕机耕得不平整,自己用拖拉机把几块地犁得水镜一般,然后四个人花了三天时间,把秧苗也插上了。地里的活儿忙完后,姑爹便去了市里,那边房子还有些扫尾的活儿

等四处的麦田收割得差不多的时候,有天晚上突然刮起大风,随即雨点就落下来了。雨又大又急,从十点多下到了凌晨还没停,轰隆隆的雷声炸在屋顶上,把孩子们都吓醒了,像两只小鹌鹑一样缩到佳慧身边。佳慧哄了哄她们,起床到阳台上看了一眼,就见小些的花盆都被风吹倒了,枝叶和泥土狼藉一地。雨还在下,她也没收拾,非常心宽地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时,雨已经停了,就见坡下菜园被淹了一半,U型渠里的水把小桥的桥面都淹了。旁边小溪宽了两倍都不止,平时清浅的溪水,此刻成了混浊的激流,汹涌着奔流而下,漫水桥面上也是哗哗流水。漫水桥顾名思义,水位稍微上涨,溪水就会漫过桥面,更别说下这么大雨了。这时别说走人,就是车都不敢开过去。

人过不去桥那边,孩子们当然也只能请假了。雨时停时下,不过都只丢了些小雨点。天气冷了下来,外婆和奶奶又穿上了夹衣。两个孩子却高兴得很,虽说在幼儿园里很好玩,但偶尔有一天不上学,她们也很乐意。早起之后,两人就在厨房里吃东西,跟三妹、牡丹和腊梅玩,听佳慧讲故事。

上午九点多钟,冯小河从厂里回来时,裤子全湿透了,直往下滴水。原来漫水桥淹了,他是从洪流中淌过来的。奶奶赶紧催他去换衣服,又唠叨说:“桥上的水流得那么急,你还淌回来!你饿了,就在桥那边打个电话,我们给你扔几个馒头过去不就行了?”

冯小河哭笑不得,说:“打发叫花子呢?还扔几个馒头!我不放心你们,回家来看看怎么了?”

等他换好衣服,奶奶已经下了碗热热的汤面,催促他赶紧吃,眼看着她大孙吃出一头汗,老太太认为不致有感染风寒的危险,这才作罢。结果等她在厨房里跟外婆聊了会儿天、择了会儿菜,到廊沿下一看,冯小河竟然带着俩孩子在菜园的小路上踩水玩!

原来七宝觉得她爸在菜园的小路上淌来淌去的很好玩,就请求他带自己一个。冯小河便让两个孩子去换胶鞋。U型渠的水刚漫过石头小路,三个人在浅浅的水里走来走去,颇觉有趣,但是从七宝不小心坐到了水里,事情就变了。他们开始蹦跳追逐着踩水,都想把对方的衣服溅湿,两个孩子对战一个大人,玩得咯咯笑,衣服溅得透湿还不想回屋。

奶奶看得心头火起,拄着拐棍在台阶处大喊:“赶紧回屋!再不上来我就拿棍子来打人了!”

催促了好几遍,在院子里作祸的三个人这才嘻嘻哈哈地上来了。路过奶奶身边时,一人吃了一棍。打小重孙时是象征性的,棍子就擦到了衣服。打孙子时便有些认真,不轻不重地朝冯小河屁股上来了一下。

“真是无聊得很!还带孩子踩水玩!感冒了谁负责?”

佳慧在收拾阳台,外婆便带孩子去楼上洗澡换衣服,冯小河也在楼下重新洗澡。等三个人穿着干爽衣服出现在厨房时,餐桌上已经摆了三碗浓浓的热姜汤,奶奶立逼着每个玩水的人各喝一碗,其中领头的中年男子碗里的姜汤格外满。

汤里虽然加了红糖,腾腾的热气里仍带着辛辣味。七宝踩水的时候有多快乐,喝姜汤的时候就有多么不情愿。这回连撒娇都不管用了,奶奶说喝完了她要检查碗底。幸好后来趁着她出去,她爸赶紧帮她分担了一点,姐姐也帮她分担了一点,她这才又重新快乐起来。

几个人正吃中饭时,姑姑打来电话,让冯小河去她那儿拿几条鱼回来吃,说河里涨水,他们抓了不少鱼。冯小河立刻丢下饭碗,去穿了连体渔裤,要赶去石桥南村。两个孩子一听说抓鱼,也吵着要去,连佳慧都很动心,急急地换了双凉拖鞋,拿着相机要跟着去。奶奶拦不住,只得悻悻地站在台阶上,目送他们出了院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