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75章 像广告一样的毕业论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像广告一样的毕业论文(2 / 3)

虽然后世特斯拉开始搞一体化压铸,让车身的构成件数量一下下降了不少。

但是这会给售后带来巨大的问题。

所以哪怕是到了2023年,也没有几个车型在用。

说白了,一体化铸造技术,就是把主机厂成本下降之后的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或者是保险公司了。

是一种不是特别负责任的降成本方案。

“你把牛皮吹得那么厉害,到时候要有人相信才行啊。”

项长乐虽然知道南山技术又想公司挺厉害的,但是热冲压成型技术也精通,他是有点怀疑的。

“老师,您就放心吧。”

“热冲压零件不是功能件,不需要进行什么耐久测试或者功能测试。”

“做出来之后只要确保强度和零件精度达到了要求,就可以证明是合格的。”

“我们就是想要作假,也是没有办法。”

看到曹阳那么有信心的样子,项长乐一咬牙,准备跟着这个弟子“胡闹”一把。

很快的,他就利用自己的关系,将文章投稿到了《华夏汽车冲压》。

这本杂志是由华夏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冲压成型技术分会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刊载汽车冲压成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虽然很少人有听说过,但是这本杂志在国内汽车冲压行业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被华夏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华夏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广泛收录。

这么一来,曹阳写的这篇论文,立马就引起了业内不少人的关注。

像是西风模冲和春城冲压这些国企,里面的技术人员聘职称的时候,都是有一些论文要求的。

哪怕不是必须项,也是加分项。

这种情况下,大家自然是要想办法在杂志上发表论文。

对于行业内的动静也是比较关注的。

作为冲压件,过去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模具设计。

如何让零件不开裂,不起皱,这些都是跟模具设计相关的内容。

可以说模具是冲压件的精髓。

刘大瑞作为春城冲压的技术部部长,自然也是很关注《华夏汽车冲压》这本杂志。

曹阳的文章那么的标新立异,跟其他人的完全不是一个题材。

这种情况下,刘大瑞就是想要不关注都难了。

“部长,我收集整理了一下,这个热冲压成型在欧洲那边确实是已经有不少的运用了。”

“大众汽车新款的帕萨特、奥迪A6这些车型,都运用了一部分的热冲压成型零部件。”

“不过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厂家修建了热冲压成型产线。”

“在这种情况下,曹阳宣称南山掌握了热冲压技术,我觉得是在哗众取宠,没有什么可信度。”

颜卫平这几天都忙着找资料。

刘大瑞给他布置了作业,让他调查一下国际国内热冲压的发展情况。

当然了,缘由是什么,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你觉得曹阳在论文里头说的热冲压是汽车冲压的未来,这话有几分可信度?”

刘大瑞施完全不同热冲压成型的。

这要是热冲压是未来,那他就要担心自己技术部部长的位置是不是牢固了。

“这话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像是新能源车是汽车的未来一样,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不管是氢能源汽车还是电动汽车,现在都没有几款是真正的进入到大规模量产的。”

“我也能说将来高强度、轻量化的技术是未来,但是那有什么意义呢?”

“到目前为止,春城大众和春城丰田生产的车型,不管是量产车型还是正在导入的新车型,都没有使用热冲压成型零件。”

“哪怕是将来要使用,也是一步一步来,不会一下就大规模的使用。”

“所以我觉得不需要特别的担心,冷冲压在未来十年还是主流。”

颜卫平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对热冲压技术了解的越多,就越是觉得这个技术不可能那么快的普及。

那加热炉,国内有不少厂家有生产。

但是用来加工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加热炉,全球就欧洲的施瓦茨和本特勒在研究,其他的厂家都还做不了。

那对应热冲压特殊性的压机,目前也是欧洲的AP&T做的最好,其他厂家没有把它作为重点,或者是没有突破这方面的技术。

毕竟跟冷冲压相比,热冲压的加工过程之中是需要保压的。

这就要求压机的控制逻辑跟冷冲压使用的完全不同。

至于模具,由于涉及到加热后的淬火处理,模具里头是由水道的。

这就导致模具的加工变得非常复杂,难度很高。

这也是热冲压模具成本比冷冲压的要高很多的原因。

并且跟冷冲压相比,热冲压零件加工出来之后,还需要使用激光切割机进行修边的工序,这又要导入专门的激光切割设备。

零零总总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