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第 54 章(2 / 4)

粮食非常的重视,早早就派了兵勇巡边,又统一组织老百姓抢收,最终击退了鞑子数波骚扰抢夺,成功完成秋收任务。

鞑子没抢到粮食,这个冬天肯定难熬,再加上又知道如今凉州已经与朝廷闹翻,更是要趁火打劫,很快就纠集二十万大军准备攻城,夏侯刚得到消息也准备配合鞑子来一波前后夹击。

整个西北军民都不由得紧张起来,大街上各人走过都是步履匆匆,神情戒备,战争真的是一触即发。

许是谢俞留在西北的时间过久,9 号看着西北一路发展,这会儿也不免跟着紧张起来。

“完了完了,王守北这一次真的要完了。他当初就不应该冲动,这个时候举旗造反,要是拖到冬天之后再打回京城,肯定会好很多。”

9 号在谢俞的脑子里嘀嘀咕咕。

“没什么两样的。”谢俞摇头说:“朝廷那边早就有心想要夺他的兵权,之所以会对太子动手,一则是妖妃想要弄死太子捧自己的儿子上位,二则也是狗皇帝早就视王家为心头大患。

对太子动手也是逼迫王家举兵造反。

三十万大军固然可怕,但是这些年朝廷克扣军饷,克扣军备,就是在钝刀子割肉慢慢的削弱西北军,一旦王家造反,朝廷那边就会迅速出击,挥军进攻西北,而当时正是夏日,草原固然水草丰茂,正是牧羊的时候,但若是王家跟朝廷打起来,这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好事,鞑子是不会错过的,到得那时,王家依旧是被前后夹击,且因为兵事太过突然,导致西北军准备不足,最后结果定然是西北军大败,王家人战死的下场。”

9 号惊愕:“朝廷为了除掉王家,竟会跟鞑子勾结吗?可王家一倒,西北军一垮,西北边关可就守不住了,到时候鞑子长驱直入,打到京城岂不是都要完蛋?”

谢俞笑:“万贵妃和陶太贤可不会在乎这些,万贵妃只要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陶太贤只想着排除异己,至于狗皇帝,他眼里只有享乐,哪里会想这些?更何况,西北的三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即使败了,朝廷这边讨不了好,鞑子那边肯定也有伤亡,到时候他们再从东北和西南的守军抽调一部分过来帮忙守着,也未尝守不了,就算是真守不住被攻到京城又如何?鞑子到底是游牧民族,他们也不可能占领城池,最多也就是掠夺一番便退。

而因此死去的老百姓,丢失的财宝对于京城那些人来说都不算什么事儿。

因为,死的又不是他们,肉也不是从他们身上割,最后苦的只是老百姓而已了。

而老百姓在这些人眼里是什么?

蝼蚁罢了。”

9 号听了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奸臣贼子,真恨不得冲到京城将他们全都杀掉。”

谢俞难得点头附和了一句:“确实。”

自古以来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就没有不招人恨的。

“那王守北现在要怎么办?”9 号问谢俞:“你一直留在西北部回去,就是想帮助西北军守住边关吗?”

“嗯。”谢俞淡声说:“百姓无辜。”

无论他们上面的人多少勾心斗角,都不应该让底下的老百姓为他们的野心买单。

当然谢俞这话说得也有些婊,他杀萧祁钰就是想催动大燕朝更快的进入乱世,这样他就有时间发展起来。

但乱世一到,率先受难的,也是百姓。

可鞑子是异族,毫无人性的异族,他们一旦冲破边关,就会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西北也知晓此战必定是场苦战,是以秋收之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将百姓撤出,迁往甘夏二州,如此凉州除了守城的西北军,以及一些做后勤的青壮,妇孺老小基本上都已经撤出去了,看来王守北是打算跟鞑子殊死一搏。

也好在此番王守北已经拿下了甘夏二州,算是还有一条退路,再加上之前太子逃亡,王守北预感到战事将近,早早派了人前往江南收购了大批的粮食,再加上这一次三洲的秋收,存粮足够西北支撑一年半载。

谢俞见此也准备离开西北,不过他临走前想办法给王明珠递了一个锦囊。

王明珠接到锦囊颇有些惊讶:“这是谁送来的?”

婢女摇头:“奴婢问过前来送信的小子,他说是一个童颜鹤发的老爷爷交给他的,说里面有破西北此难之法。奴婢后来让人随着那小子去寻那白发老爷爷,却是早已毫无踪影。”

王明珠挑眉:“他说里面有破解西北危难之法?”

“是。”

王明珠将婢女挥退,打开锦囊,从里面取出一张纸条,看那纸张墨迹都很普通,倒是那字迹龙飞凤舞,乍看之下气势磅礴,直接就将人的心神给镇住了。

王明珠见状倒是多了几分信心,但当她细看清楚字条上的字,一时却是无言。

那字条上只有两个字:无赖。

王明珠气得将纸条丢弃到一边:这算什么破解之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