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82章 宫里宫外(六)思安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宫里宫外(六)思安西(3 / 4)

不如何。”高务实摇头道:“汉取西域虽是我中原首次将势力扩展至当地,不过相比唐朝全凭军力鼎盛强取,汉朝当时更加……嗯,可以说算是运气更好,也可以说是某种取巧吧。”

“哦,此言怎讲?”

“汉与匈奴前期的战争,想必皇上是清楚的,臣就不多说了。”高务实道:“只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讨伐匈奴,当时汉朝之国力正处顶峰,匈奴自然不是对手,由是节节败退。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朝收复了河西走廊,置河西四郡等地区。

随后,汉武帝派出张骞出使西域,与当时的各部落统领进行会面,提出让他们归顺朝廷的想法。当时西域周边的很多部落都听闻汉朝国力鼎盛,想要以此来谋求自己的发展,但又忌惮匈奴这个大麻烦。

但是,随着匈奴的节节败退,他们的顾虑也就消失了,于是很多部落都对汉朝进行了归顺。在此情况下,汉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控,便在西域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朱翊钧听得眉头大皱,沉吟道:“若我所料不差,这西域都护府恐怕不如安西都护府那般强而有力吧?”

“皇上圣明。唐治安西,可谓实控;汉治安西,大抵羁縻。”高务实道:“其间差别不问可知。”

既然这样,汉朝那套朱翊钧就没什么兴趣了,自从伐元之战以来,朱翊钧早已认为羁縻没什么意思,还是直接实控比较靠得住。

或者,至少也该是控制土默特那样的法子,倒也还勉强可行。只是现在叶尔羌既然是察哈尔人鹊巢鸠占,那么针对土默特的那套办法就不行了——大明不可能对“大元”来这套,否则法统上就有大问题。

朱翊钧又想了想,越想越觉得头疼,终于有些不耐烦起来。他吐了口浊气,问道:“以你之见,如果要在西域再来一次伐元之战,需要动用多少兵力、多少物力财力?什么时候能准备好,以及……要打多久?”

高务实略微沉吟,答道:“需精兵八至十万,其中骑兵为主力,最好步骑皆配火器,而骑兵也带马刀。物力财力方面,需有白银两千万两,筹措军粮约三百万石,另外还需要骆驼至少三万峰……另外,以上是以此战前后不超过一年计算,如若超过,还需另计。”

朱翊钧眼睛瞪得老大,不可置信地道:“日新,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一年要花两千万两银子,还要三百万石粮食?

你自己就是户部尚书,朝廷岁入你是清楚的,粮食也不必说……如今从南方海运供给京师的粮食一年也就三百万石左右,现在你说要打西域,而一年居然也要三百万石?”

高务实仿佛没看见朱翊钧的震惊,点头道:“是,皇上。”

“是个屁啊!”朱翊钧从椅子上直接跳了起来,瞪着高务实道:“西域可不是朝鲜,朝鲜拿下来之后,它自己就有朝南的平原地带可以产粮,咱们好歹不必往那儿倒贴太多银子。

可这西域……你别告诉我说,到时候咱们每年都要往西域倒贴大把的银子!如果是这样,那拿下这西域有什么用处?”

高务实很淡定地拱了拱手,道:“皇上可见过臣做亏本买卖?”

“呃……”朱翊钧一下子就被问住了,轻咳一声,将信将疑地道:“你是说,虽然打西域要花这许多钱,但是打下来之后不会继续亏本?”

“自然。”高务实点头道。

“你确定?”朱翊钧显然仍然不太相信。

“臣确定。”

“我不是不相信你,但……就是觉得,这不合情理啊,西域那地方全是沙子,粮食估计都得从关内转运。如此,按你所说建一个‘安西都护府’,至少也得驻军数万,那怎么可能不亏本?”

“伊犁河谷可以种粮,冬小麦和各种薯类都很适合种植在那儿,包括此前臣进贡给皇上的那种番薯。”

高务实不慌不忙地道:“我朝若取西域,只要将大军驻地主要放在伊犁河谷,然后施行屯田,则粮食不仅不必关内供给,甚至还能以此地收成,作为控制西域的某种辅助手段。”

“是吗?”朱翊钧诧异道:“区区一个河谷,就能产出大量粮食?这河谷有多大?”

“皇上有所不知,这伊犁河谷虽然名为河谷,听起来没多大,但其实却大得很。其东西长约七百里、南北最宽处约五百五十里,约莫有半个浙江那么大……

哦,皇上也可以这样理解:伊犁河谷虽然地处西域,但其各项条件都很好,面积也大,好比是在西域中间圈出来一个应天巡抚的辖区。”

“还有这种塞外江南?”朱翊钧还真是惊诧异常,飞快地把眼珠转了转,道:“那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所谓计划打一年,是不是就是说,这一年的主要目标就是占领伊犁河谷?”

“皇上明见万里,此正臣之所想。”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