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10章 大调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大调动(3 / 3)

,但他们能带去一万人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兵部的员额给多了不是没用,他们现在手边没有这么多,到了辽东再募集也是朝廷制度准许的。

倘若是原先的话,这样的募集还很容易随便拉些人头凑数,不过这个漏洞后来被高务实和梁梦龙堵死了——在高务实任兵部左侍郎的时候,他给梁梦龙出了个主意,兵部现在会对九边各镇将领的家丁进行审核考比,如果不能达标,就会被兵部拒绝提供员额给饷。

兵部本身当然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去考核,因此该考核任务分别交给了两个人:一是该镇巡按御史,二是当地兵备道。不过考虑到文官们可能未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高务实又干脆把自家家丁护卫队的入队标准拿了出来,略微下调了一点要求,转交给兵部实行。

不要奇怪,高家家丁护卫队的标准绝对是高标准严要求,因为那个标准是戚继光定的,现在要给兵部颁行于整个九边使用,当然需要降低一下标准。

比如高家家丁甚至对身高有要求,这个就不适合给边军用——边军有些人虽然个头不高(多是因为出身差,早年营养不良导致),但他们打仗其实很猛。

高务实三人选定出来的这批将领别看高级将领好像不多,但其实个个都不简单。比如玉泉营守备杜松,就是后来那位杜黑子、“杜太师”,而尤世功则是陕西榆林将门出身,和本该在后来出任辽东总兵的尤继先是同族。

至于余下诸位,则有一个共同点:全都是原历史上以宣大边军入援朝鲜的将领,个个都挂着一堆的战功牌。

可以说这一次调动是真正从实学派宣大(包括延绥、宁夏)系嫡系之中抽调精锐,大举渗透辽东的一次调动。一旦完成调动,宣大系在辽东至少可以与李家军分庭抗礼。

不过,高务实一贯的态度是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稳妥,因此在调动宣大精锐的基础上,他还提出要提拔辽东本地非铁岭系将领,夯实实学派在辽东军中的基本盘。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