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4(1 / 2)

185

启云帝见她目光迷茫,他眼光复杂,像是期盼,又像是担忧。

这时,林子里的另一人开口道:“你不该唤醒她的记忆,对她对你都没好处……”

听到声音,她转过头,看到说话的是一个全身被黑色包裹住只露出一双眼睛的人,天仇门门主!他怎么在这里?这一次,他依旧像是被撕裂般的嗓音,但她清清楚楚听出了他是个男人。他说皇兄唤醒她的记忆是什么意思?她从未告诉过皇兄,她失去记忆,他又如何唤醒?

启云帝突然打断天仇门门主的话:“够了!你还不赶紧滚,这里不是你久留之地。”

不知怎么,他竟然动了怒,打破了他一贯的儒雅形象。

天仇门门主似是并无惧意,只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道:“既如此,那我便走了。皇上好自为之。”

“想走?没那么容易!”一道沉声冷喝,一白二玄,共三道身影陡然出现在林中。

为首之人白衣白发,凤眸薄唇,他说完话之后,眯着眼睛看对面男人抱着女子的手臂,忽然身形一动,一袭白影如鬼魅般急速朝他们卷了过去。启云帝一怔,欲收紧手臂,但低眸瞧见女子眼中忽然亮起的粲然光华,他冰灰色的眸子顿时暗下,就那么放开了手。任她被另一名男子揽在怀中,抱着退出丈远。

“阿漫,你怎么样?”宗政无忧看着怀中面色苍白的女子,他的声音和眼神无不透着紧张的情绪。

漫夭看着他的眼睛,终于放下心来,弯了弯唇,声音虚弱无力,“我没事,只是,头……有些痛。”心神一松,她坚持着说完这句话,便觉眼前一黑,带着无数的疑惑,就这么陷入沉沉黑暗,失去了知觉。

“阿漫,阿漫……”

“你不用叫了,她听不见。”

漫夭醒来,已是十几日之后。那时候,他们早已在宁千易亲率五千精兵护送下,乘坐华丽马车离开了尘风国。

听闻,就在那一夜,尘风国皇家马场为诸国准备的十数万战马一夜间全部死亡。当晚马场内出现一名神秘高手,帮助马场的侍卫抓到一个黑衣人,但那人咬舌自尽,没留下任何口供。据某国侍卫所说,那人的装扮和武功与当初他们国家的使者在南朝边境所遇到的刺客极为相似,经北朝皇帝宗政无筹确认,那黑衣人属天仇门人。众所周知,天仇门与南朝是敌非友,于是,众国使者在南朝边境遇难一事在沧中王的力保之下,皆相信是有心人刻意挑唆南朝与各国之间的关系,此事至此平息。

南帝以上宾之名被沧中王请出,两国误会尽释。有人提到尘风国秘密训练的八千匹精锐战马,诸国欲以高价竟得,但沧中王表示,南朝皇妃以南朝密使的身份已于头一日与他谈妥那八千匹战马所归。诸国君恍然大悟,捶胸顿足,防得了诸国皇帝,哪知道防不住一个被逐的妃子!诸国虽有不满,但考虑到往后的合作,无人敢有异议,只得遗憾告辞。

这一趟选马之行,十四国齐聚尘风国,十三国国君空手而归,唯有先前最无合作之可能的南朝购得八千精锐战马,奠定了南朝逐鹿天下的基础。从此,南朝皇妃,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祸国妖妃成为许多人口中争相传颂的大义巾帼。

南朝皇宫,乾和殿。

这是南朝百官一个月来,第一次齐聚在此。

召集群臣进殿的是尚书令明清正,此时,他还未到,众臣便三三两两聚首,各自议论纷纷。只有丞相一人,单独立在最前头,目光望向丹陛之上那象征着至高无上之权势的龙椅,似有所思。

一名官员上前,拱手问道:“丞相大人,皇上龙体未愈,免了早朝已有一月,所有政事都由丞相大人与明大人代为处理,今日明大人突然召集下官等人来此,不知究竟是为何事?”

丞相双眉微微一皱,继而转身微笑道:“不瞒这位大人,本相也不知所为何事。”他看了眼外面渐渐升起的太阳,又道:“卯时已过,明大人很快就到,我们就安心等吧。”需要召集群臣,必定不是小事,明清正深得帝王信任,虽是监理,但实际权力比他这个丞相还要大。

“明大人到!”外头太监高唱一声,众臣纷纷回头拥上,跟大步而入的明清正打招呼。

明清正正色入殿,行走间官服猎猎有声,他不看百官,径直走过红地毯,在丹陛处停住,挥袖转身,面色十分严肃,望着众臣,举起手中明黄色圣谕,朗声道:“皇上手谕!”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面色一整,连忙归位,跪接。

明清正这才展开圣谕,“皇上有旨,命满朝文武百官于三日后清晨,去城门口跪迎皇妃回朝,不得有误。钦赐!”

这一道手谕念毕,大殿之中伏跪的众臣顿时像是炸开了锅。

这是什么规矩?被逐的废妃回朝,百官出城跪迎?!他们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这不可能!”裴大人第一个站起来,面色愤愤然,表示质疑,“明大人,假传圣旨,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明清正合上圣谕,斜眸睇过去一眼,微微冷笑,没答话。继而冷眼看着众臣激动愤然的神色,他也没出声,只淡静地等待他们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完。

“是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