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114章 神龙政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神龙政变(3 / 4)

8岁了。年龄的增长让她逐渐病痛缠身,曾经压在无数人头顶,让他们又敬又畏的帝王,终于因年老体衰而变得虚弱,于是,从前不敢有的念头此时便如野草般冒了出来,从前唯唯诺诺的人准备重拳出击。】

【神龙元年(公元705),武则天再次病重,卧病在床,身边仅有二张兄弟侍奉。宰相张柬之用唐高宗李治的恩情成功说动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安排桓彦范、敬晖、杨元琰三人担任羽林将军,将神都军纳入掌控。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三兄妹齐心协力,暗中谋划推翻病重的武则天,令这片江山重回李唐之手。】

平行时空,一代女帝武则天勃然色变。

这可都是她一手提拔的大臣,还有她的亲生骨肉,居然联合起来企图推翻她?!明知她已病重,他们连几天都等不及吗?女帝的声音中带着逼人的寒气:"不忠不孝之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当初她能提拔他们登上青云,现在就能让他们跌落谷底。身为帝王,这天下从来不缺想向她效忠的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随着武则天一声令下,许久不曾出动的酷吏出动,大量禁军调动,出现在镜中的反臣全都遭了殃,而李显几兄妹更是瑟瑟发抖,机灵点的人早就第一时间入宫谢罪。

而与之无关的大臣,要么紧闭府门不敢招惹是非,要么跃跃欲试企图趁机上位。所有人都知道,朝堂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那些准备自荐的才子已经迫不及待了。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他们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张柬之等人调兵遣将,以二张兄弟谋

反为借口,发动了政变。】

【他们兵分两路。相王李旦、袁恕己,和薛季昶为一路包围政事堂,困住当天值日的宰相,切断内外联系。而另一路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与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以及左威卫将军薛思行,则率领左右羽林官兵五百余人,进逼玄武门,拥太子李显直入禁中……安静的宫城在肃杀之气中惊醒!】

【此时,武则天正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养病。二张兄弟听到外面喧嚣而出殿,结果却被气势汹汹的羽林军当场诛杀。紧接着武则天养病的集仙殿就被团团包围。】

水镜之中映照出一方病榻,在惊变中醒来的武则天惊怒交加,凌厉的目光直直射向殿外。阳光直接照入殿内,一群大臣身披盔甲、携刀带剑,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她面前,说着他们双方谁都不信的假话:

“张易之兄弟谋反,臣等奉太子之命诛杀,在禁中动了刀兵,真是罪该万死!”

武则天又是愤怒又是失望,她的视线如刀锋一般扫向为首的几人,先是李义府之子李湛: “我对你们父子不薄,乃有今日!"

李湛顿时羞愧得无言以对。

于是,武则天又看向崔玄暲: “其他人都是受人举荐,只有你是我亲手提拔,你为何要如此做?"

崔玄暲就淡定多了: “这正是为了报陛下之大德。”换句话说,我这就是为你好。正在这时,皇太子李显进来了。

尽管武则天深知局势已不在掌控中,却并没有就此放弃,她还想说动太子: “既然你已经杀了二张兄弟,该回东宫去了。"

这话一出,皇太子明显肯定是不能主动反对的,毕竟他还要做他的孝顺儿子,这一次逼宫的名义都是二张谋反,反贼都杀了,皇太子还不走,反贼就是他自己了。

关键时刻,桓彦范主动跳出来做了这个恶人: “太子怎么能走?当初天皇将太子托付给您,却久居东宫,天意人心都思归李氏,请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此言一出,图穷匕见。】

【武则天再也无法装傻,但身为帝王的她又岂会轻易屈服?一直拖到第二天上午,再次面临威逼,困居深宫的武则天无可奈何之下同意太子李显监国,第三天,武则天正式传位于太子,第四天,李显复位于通天宫。发动政变的张柬之、桓彦范

、敬晖、崔玄暲和袁恕己五人亦因政变之功而封王!】

【——至此,神龙政变落下帷幕。一代女帝武则天叱咤风云的时代终结,昙花一现的武周王朝成为过去式,李唐王朝重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新的时代就要开启。】

【然而,唐中宗李显并未成为那个中兴大唐的英主,而是短短五年就去世。当年风光的五王也在武三思的打压中凄凉落幕。好不容易平静的宫廷中再次兴起血腥政变——李显的妻子和女儿本想效仿武则天女主当政,却被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这对姑侄联手消灭。】

【而最后的胜利者李隆基先贤后昏,一手将大唐推上巅峰,又推向深渊,开启了长安六陷,天子九迁的崎岖之旅。】

【此时,武则天离世不过五十年罢了。】

水镜之中,箫声悠悠。

熟悉的空白无字碑再次出现。

【昔日繁华已成旧梦,一代女帝魂归九幽,武周天枢已被李隆基摧毁,女帝称号不受承认,只有与唐高宗合葬的则天皇后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