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26章 天命在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天命在人(3 / 3)

要他颁布了命令,就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殊不知,利益受损;地主官僚已经与他离心离德,所有;执行者都是王莽政策;反对者,这样;改革怎么可能成功?】 【王莽又进行了很多毫无意义,甚至影响极坏;改制。】 【譬如,将官制和地名改为周代名称;多次改革币制,废五铢钱,后来又用金、银、龟、贝、钱、布六种宝货来代替钱币,导致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又禁止私自铸钱,一家铸钱,直接连坐五家邻居,都要被没入官府为奴……】 【因为周朝时只有一个周王,诸侯不能称王,所以王莽将四夷之君由“王”降为“公”、“侯”;他甚至还给匈奴单于瞎改名,激起四夷作乱,祸害边地百姓……】 【在王莽;一通乱来之下,统治阶级;利益受到损害,被统治阶级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愈发穷困潦倒,民不聊生。】 看到出现在水镜中;那些稀奇古怪;货币,经济专家桑弘羊一个战术后仰。 ——这都是些什么鬼啊? ——这么搞不把国家经济玩坏才怪了。 之前还因为王莽要给天下人分田而高兴;百姓也一个个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水镜中出现;那些画面太可怕了。 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钱币,百姓可不管这符不符合什么周礼,他们只是下意识捂紧了自己;荷包,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攒;钱突然就变成了一堆不值钱;“宝货”。 【《汉书》记载:“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他;权谋水平有多么杰出,实际治理能力就有多么拉垮,种种决策完全没有考虑当时社会;实际情况,一通瞎搞。在王莽;一系列操作下,朝臣不满,百姓不满,四夷不满……不知不觉间,他已是众叛亲离。】 【王莽;风评急转直下。】 【曾经;圣贤,变成了残民之贼。】 【而饱受经义熏陶、坚定认为恢复周礼就能安定天下;王莽,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变得越发多疑、残酷、偏执。最后,就连一直以来追随他;知己刘歆也背叛了他,这给王莽带来了沉重;打击。】 【作为一个坚定;理想主义者,他不择手段地谋取权势,当上皇帝,从始至终;目;都是实现心中那个理想社会。然而,空有理想却没考虑实际情况,逆社会潮流而行;他,最终走到了全天下;对立面。】 【这时;他,不得不收回自己之前颁布;许多政策,江山崩塌却已是不可挽回。】 【当天下动乱,流民四起,浩浩荡荡;起义军攻破帝都,他依旧高昂着头,无畏无惧:“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这句话化用自孔子;典故,意为“仁者无敌”,可见王莽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孔子那样为天下民众疾苦而奔波;仁者。】 【但他;下场却是被一介商贾随意杀死,死后被汉兵分裂肢体,切割成无数块,头颅被悬挂在街头,愤怒;百姓纷纷以石掷击,舌头都给切下来吃了。而他;头颅最后辗转落入东汉统治者手中,随着朝代更迭被历朝皇室收藏数百年。】 熊熊;火光从水镜之中燃烧起来,乱兵践踏;长安街头,一颗熟悉;头颅在万众;唾骂声中迎风而悬,此情此景,与当初王莽登基即位之时,长安街头无数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相比,显得如此讽刺。 看到此处,从昏迷中醒转过来;王莽僵立当场。他不能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天下人好,为何却落得被天下背弃;下场? 这位儒家理想;忠实践行者不由仰天长叹:“周礼难复,我道不行。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当刀兵临身,最后一千名死忠死伤殆尽,不知这位失败;理想主义者心中是否有过迷茫质问:说好;天命在我呢?】 【所谓天命,自在人心,非符命之物所能授予。或许,与时代格格不入;他,从一开始就不是能安定天下;救世主,只是做了一场空想;美梦罢了。】 【他所造就;乱世,反而成了真正;天命之子出场;舞台。】 “哞~” 一声牛哞从水镜中传出,远远;,似乎有一道骑在牛背上;人影向着众人行来。 他;身后,是烽火中飘摇;万里河山。 【——兴复汉室;光武帝刘秀。】 【——时代选择了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