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莲花楼]白月光和朱砂痣当然是都要> 不是更新(关于书与剧的一点碎碎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是更新(关于书与剧的一点碎碎念)(2 / 2)

/br> 当然剧花并不是很会爱人的那种,也没有人教他,所以观众免不了带入方小宝的意难平。也算是以人物的局限写魅力吧,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开这篇文。

第五是被迫做回红衣相夷的李莲花,从破碎感中生出淡然从容,直到地牢里的书花回魂,再到篝火舞剑添加的遗憾,真的比原著多了百倍的BE美学。

他开解方小宝的那句“天下也不是非要李相夷,人总要先学会放过自己”是真,但“我此生有负许多,但最对不起的便是这把少师”也是真。

少师是李相夷的剑心,完整的、白衣与红衣相夷合一的、那个什么都想要,也自信自己什么都能做到的少年。

不负众生,可终究是没有能力为少年的自己圆这个梦了。

看清世界的真相,跟自己和解,也悦纳命运的无常与无奈,把遗憾交给时间。

剧花身上的人物线条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一瞬间开悟,三百六十度转身。

他身上有很复杂的人性,也有超然,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傲骨和初心,所以成了我心中的意难平。

这是我见过最牛的二创,成毅老师敢于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是由他来主导这种表达,并非是去琢磨作者的意图,或观众会更喜欢看什么样的效果。

他在一些细微之处表达了他的叛逆。

比如跟乔婉娩相认的那段,最后有一个笑得很冷的镜头,无论是书还是剧本,都不应该有这样的表达。甚至让人看出一丝丝角色对观众期待的抗拒——观众心里李莲花就应该是大度释然的,但他偏偏不是,他是个人。

又比如四顾门复兴大会的那段,在还没有开场的时候,他的神色就不是祝福和宽慰的——李莲花的淡然出世,不等于不去公开表达他的想法,李相夷就是有着更高的眼界,永远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他的见地。

只是他不再去强求别人按‘最好的方法’去做事,把江湖还给江湖人。

尤其是对比剧本来看,只能叹一句好牛的演员。

《莲花楼》是我看他的第一部戏,

第一次从人物里感受到演员的魅力,这是一个很微妙又矛盾的事。许多理论都觉得演员不应该有存在感,而应该完全融入角色,但《莲花楼》里这种存在感偏偏是人物的风骨。

我在演一个人,和我在演世上另一个我,给人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成毅老师远远突破了剧本的上限,跟李莲花这个角色真的合而为一。

从此别人在我眼里是演员,成毅老师是艺术家。

我不是他的粉丝,但真的很感激世界上竟然存在这样的演员。

PS 我为此考古了前两年的《沉香》和《琉璃》,但是没能et到点,可能他跟这个角色确实是相互成就的。当然我觉得《英雄志》的卢云匹配度更高,期待。

我写的就得算得上三创甚至四创了,跟书花肯定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人了,这是所有同人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

而读者和观众所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模样。

但是就像成毅老师说的,人物的生命会在不同人心中幻化,这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