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求生记> 第三百零二章 就怕事情闹不大(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二章 就怕事情闹不大(上)(2 / 2)

两之巨,所以才开出一百二十万两价目出来,如果这事做成了,朱见深乐见其成,踩死一个外姓伯爵,内库多了百万两银,这样的买卖很划算,因为目前内库没银,许多自己要做的事,都无法完成,可是这样的做法对自己声誉不好,也就默认了梁芳的做法,装做不知道罢了。

自万贵妃死后朱见深一直郁郁寡欢,做的许多事有点厚黑起来。章子俊在延绥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作为内阁首辅万安也早有布局,让万大、万通派亲信收集平安镇罪证,起先也不是要跟章子俊过不起,只是想掌握点把柄在手里。可是随着“罪证”越来越多,让万安惊恐起来,什么私造兵器大炮、私改营制、私改户籍、在西北公为私用、僭越祖制营造高楼,上下恬熙,号称极盛。

万安没有什么大能,只想讨好朱见深一人耳,平日里占点小便宜而已,只要朝中有谁不讨帝心,就去上疏弹劾谁,早些年眼看汪直被贬南京后,就弹劾汪直,把廷臣分成了南北两派,得到了一部分朝臣的支持,这就是成化十七年起朝廷内部的一场大乱斗。汪直落败前后,在万安的组织与领导下,南人集团趁机展开了对北人集团的反击,王越、刘诩、尹旻等数位重要成员在三年之内相继败退,面对政敌的攻击几无抵抗之力,使南人集团之势力也由此达至其在成化朝的顶峰。

在万安眼中,章子俊就属于北人集团重要人物,预先收集“罪证”,也是为了对付尹旻所需,还在科举中和礼部尚书周洪谟徇乡情将南、北卷各减2名,移至中卷内。万安做为内阁首辅,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只图眼前微小利益,做出来的事突显小家子气,让人捂脸不忍观之。

就说在成化十九年云南边疆动乱,引起了守臣的恐慌,南总兵官沐琮将此情况紧急上奏。朝廷对于处理孟密扰乱边疆之事基本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兵部尚书张鹏为代表,主张对孟密采取用兵,通过武力方式解决孟密问题,以恢复到原有状态;另一种是以阁臣万安为代表,主张对孟密抚谕的策略,通过派遣官员进入夷区,以调停孟密同木邦的争执。

万安因接受了孟密的宝石之贿,为孟密辩护,赞成在当地开设安抚因而在廷议中极力陈言用兵之弊,得到老好人朱见深的支持,于是派遣右副都御史程宗同译者苏铨前往孟密勘察夷情。

苏铨了解滇西边疆地区百夷各部的基本情况,会讲当地语言。苏铨受思柄贿赂,又经万安指示,将偏袒孟密之意透露给程宗。明王朝的抚谕之策,实际仍然是对孟密采取姑息纵容的策略。曩罕弄以宝石结交万安取得成功,这为孟密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一颗鼠屎坏了一锅粥,说的就是万安这样的“能人”。

介于目前政局,朝臣不分南北,共同对付憎道官及宦官预政,当徐傅在内阁表示要力保章子俊时,万安却是另一个想法,首先要知道朱见深对此事的态度,在没有明了前,说什么也不能表态,这也是这些年来万安的为官之道。

章子俊要救自己,吩咐姚颖把事情闹大,早就准备好了许多的步骤,只要按着剧本走,就能化险为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