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学之争(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学之争(下)(2 / 2)

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在这里提出吾的理念是“经世致用”,凡是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想,都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何必去寻求那些缥缈杂乱,分出对错的观点,空谈误国矣!”

这一下可要炸锅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陈献章也很是吃惊,孔闻讷坐不住了,就算是内修功夫最好也按耐不住,说道:“真是一派胡言,那么请问善恶对错没有衡量去做区分,何来社会秩序?”

这不就又回过来了吗?又要回复到程朱理学及陈献章的心学上了吗?又要讲“三纲五常”了吗?又要去悟理参道了吗?是用程朱理学这一套,还是陈献章提出来的内心本意,这就是一个怪圈。

章子俊不紧不慢地道:“经世致用”还可以说成是“学以致用”也是圣人所倡的传统。”大家看吧,我可是高举孔圣人的大旗的,可当前的理学有许多解读上的误区。

章子俊接着说道:“在吾辈所学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圣人传统,专讲道德性命、修身养性,不务实际。束书游谈,几近狂禅,学问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点者坐讲理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一二能解事者。曾有人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服不服,崇拜不崇拜,你们非要区分对与错,善与恶,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解释,全场一百多人鸦雀无声,先不说这句话对不对,可是在此时提出来,很有哲理性,让人无限遐想。

章子俊连忙刹车不讲下去了,如果指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他们取得帝位前”不惜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取得帝位后又”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奉我一人之淫乐”,实为一切罪恶之根源。这样继续的话,怕被这些人围殴,小命不保。

有的儒生在反思,有些儒生在起哄,有些在窃窃私语,章子俊这一通话,怎么听着明着暗里在说这些围居在曲阜孔庙周围的这些儒生,什么都不是,只是夸夸其谈,形已表面而五谷不分,虚度年华,于国于民实在无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