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求生记> 第三十七章 办私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办私塾(2 / 2)

万只老鼠里面才有一只有灵气的有可能修炼成地仙,而且能不能修炼成还要看它的造化,它望月是在吸收月光的灵气呢,你可千万不要去打扰它,它一个畜生,修行本就不易,可千万别去毁了它的道行。”姜华听后甚感惊奇,心内暗想世间还有如此之奇事?但姜华本就是大孝之人,又心性善良,自是答应母亲。

从此,姜母每日里除了给姜华送饭外,还额外在院子角落里放置一小碟食物。姜华自此也是每日夜黑后当天上有明月之时都要到院内看鼠,一人一鼠互不打扰,倒也相安无事,更神奇的是每日姜母所放置的食物都会被吃完。

一晃秋天来到,姜华坐在屋内算了算离乡试的日子已近,想自己日日苦读,也不知今年有没有希望中举,想到此处也不禁心内恍惚。是夜,吹灯就寝。这一睡,姜华就做了一梦,梦中姜华梦到一身穿灰袍的公子走到自己身边,问姜华:“公子可知今年考题是什么?”姜华闻听连连摇头道:“这我怎么能知道啊?”灰袍公子又言道:“如果兄台你能把你的“道德经”送给我,我就告诉兄台今年的考题。”姜华一听,心想这有何难,言道:“此书就在书架之上,兄台自拿去。”灰袍公子拱手言谢,近身附耳在姜华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用力拍了一下姜华后背。姜华一惊,睁眼梦醒。

醒后才发现天色已明,想了想梦中之言,不禁失笑,想来自己太想中举了,连梦中都要想着考题。于是起身洗漱,突然发现书架之上那本日常放着的“道德经”没了,姜华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心想,莫非真有神人眷顾我,告知我考题?忙把昨晚梦中灰袍公子告知的考题记下,翻书记录牢牢背诵。

一转眼到了乡试之时,姜华赴京进场应试,开卷一看,大惊!考题果然如灰袍公子所说的一样。姜华大喜,提笔一撮而就,连续三场,场场如此。半月后放榜,金榜题名,高中乡试第一名解元。姜华回乡后自是亲朋邻里,乡绅商贾,纷纷前来祝贺,实是热闹了三天。

是夜,姜华来到院中,天上明月如镜,但屋檐角上并不见那只鼠,于是回屋就寝。梦中,那灰袍公子又来到姜华跟前,姜华忙行礼致谢,灰袍公子言道:“姜兄不必客气,我本是老鼠精,因你日日在屋中诵书,让我得道不少,在我对月修炼之时你们一家又从未叨扰过我,而且你母亲日日送吃食与我,让我省去觅食之苦,所以修炼精进。目前我已渡劫成苍山地仙,从此不在你家居住了,你我缘分已尽。”

姜华听完问道:“小生想明年应会试,大仙能否告知小生考题?”灰袍公子听后摇头微微一笑,言道:“你命中没有富贵到那一步,莫要强求,你就在本地做一个好官吧。”说完转身不见。

姜华醒后,思前想后不甘心,于是依然年后进京应试,果然不中。于是安心回乡做官,勤政爱民,娶妻生子,赡养双亲,虽无大富大贵,倒也过的顺风顺水。真是应了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

这个故事说明在明朝,有许多的落第举人内心深处的独白,和屡试不第者相比,有的家族却父子兄弟皆为进士,这就不能不说是基因问题了。据《名史·林翰传》记载,四川巴县刘规自从成化五年中进士后,其家中四代共出过八位进士;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共出进士二十位,像是开通了进士生产车间,批量生产,流水作业。而朱彭寿《旧典备征》载,清代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全部考中进士,名副其实的五子登科。

凡是想不通的地方,古人的思维方式全会往神邸、鬼怪、狐妖方面去解释了,大都数能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其结局劝人向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