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求生记> 第十三章 诗会百态(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诗会百态(一)(2 / 2)

龚兄,此人没什么来头却是刘兄之小友,说是日后必有一番前程,义馆就需要这样的后秀作为,听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吗?

曹兄是说,这首《念奴娇》是章子俊手笔?……。

古代文人间的交往大多从诗词开始,由此应生了许许多多的诗会,由当朝大学士开办的诗会,到民间自发最后到各地书院各办,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诗会的规模也是千差万别,有三人成会得,也有几十人成会,最多的可达上百人、几千人。

不是人数越多,举办的越大就能出名,反而规模较小的,只要有真材实料的诗会名气更大,比如西晋的石崇,擅长诗文,又是大富豪,他在洛阳郊外、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建造了豪华的“金谷园”,方便文人诗友聚会赛诗。宴席上,石崇与宾客常常当筵赋诗,创作出了不少佳篇,统称“金谷诗”。石崇的金谷宴席往往只有几十人参与,其斗诗规则被称为“金谷酒数”。这种饮酒、赋诗的玩法,在诗词高度繁荣的唐朝更是大行其道。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称:“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金谷酒数”是中原北方文人的发明,而在当时的南方则流行临水设筵,以“曲水流觞”的方式作诗、斗诗。从上游流来的觞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饮酒赋诗,他人唱诗应和。

东晋时有一场著名的“诗词大会”在山阴举行的“兰亭之会”。参加这场诗会的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军政高官谢安、孙绰等41人。会上每个人都要吟诗作赋,最后由王羲之为诗集书写序文,此即有名的《兰亭集序》。

北宋时最著名的一场“诗词大会”是在驸马都尉王诜的私家花园西园里举行的,史称“西园雅集”,举行时间在宋神宗元丰初年。王诜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日本圆通大师等16位文化名人、作词高手、绘画大师等,作诗填词,谈经论道。宋代的这次“西园之会”与东晋的“兰亭之会”一道,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两段佳话。

直到往后文人举办诗会,热衷诗会,最大的乐趣就是一个字,玩。二个字,好玩。既能玩又能出风头,说不定还能俘获芳心,何乐而不为呢。到了明朝后期,所有文人雅士都有“相好”的红颜知己,已把玩乐提高到了极致,那就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了,扬州十美,秦淮八艳全出来了。

而此时的诗会只是纯萃的与诗词为介,广结同道,壮大实力,相互提携,有影响的当属背后是某位朝廷大佬支持,比如这一次刘升义馆举办的诗会,背后就是当朝东阁大学士高谷,这也是古代文人对诗会热衷所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