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改进(1 / 3)

生产车间还有三十多台纺织机在工作。

车间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繁忙。

但在何雨柱眼中看来,这些技术落后的纺织机是对原料的不节约,对工人的不友善。

做高新技术,不可能一开始就站在上游做事,何雨柱在成为高新技术中的高级工程师前,学习了很多过时的技术。

纺织机的技术研究,何雨柱也有做过。

当时公司的项目是以信息化,激光纺织来再次提高无梭纺织机的全方位功能。

而有梭纺织机向无梭纺织机的改造,原理及设计图,何雨柱全都推演和研究过。

所以这个生产车间的纺织机对于何雨柱来说,就像是被剖开硬壳的核桃一样,果肉很少。

“来来来,何专家。”刘辛亥热情地把何雨柱领到损坏的纺织机的前面:“这些纺织机是三十年代制造的,按质量来讲,应该还能用十年左右,我们的师傅平时对它们保养得也挺好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坏了。”

人总是有点私心的。

刘辛亥就希望有人能帮忙解决纺织机损坏的困难。

只要纺织机能动起来,那么厂子这个月的指标在加班加点地生产下,还是可以完成的。

完成了指标,虽然不能避免厂子的亏损,但至少能支付一下工人的工资。

刘辛亥要为厂里的工人们考虑。

这时,一位老师傅走了过来。

因为这边纺织机没有开动,噪音要小一些。

“刘厂长,不要再费功夫了,这些纺织机已经要报废啦!”

刘辛亥尴尬地说:“他是我们厂里修纺织机最有经验的师傅,大家都叫他老百通。”

“师傅,帮我把纺织机的梭箱打开。”何雨柱手上没有工具,所以开口请老百通帮忙:“纺织机的外部没什么问题,那问题应该出自内部。”

老百通疑惑地看向刘辛亥,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听何雨柱的话。

“这是京城来的何专家,很懂纺织机。”刘辛亥解释道。

老百通怪笑一声:“我都不敢称专家,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摸过的纺织机有没有超过十台哟。”

老百通有点不服气。

“人家是读了书的,你读过书吗?”刘辛亥瞪了他一眼,不客气地说:“赶紧照何专家的做。”

“好,老头子就辛苦点咯。”

老百通穿好手套,戴着安全帽,开始给纺织机开箱。

投入研究的何雨柱跟平时很不一样。

这是何雨柱感兴趣的事,如果不是经济原因,何雨柱最想做的就是一个没有顾虑的技术研究攻坚的人。

“能修好吗?何专家。”老百通自己都想了好多种方法了,根本就没办法进行维修。

刘辛亥也有些紧张地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抹了下手上的机油,很平静地说:“这纺织机的关键零件损坏了,确实没法修了。”

老百通笑呵呵地说:“专家也就这点本事了,这关键零件是y国生产的,现在根本就买不到。”

世界各国格局如此。

种花家现在和西方各国关系紧张,遭到了严重的技术封锁。

“这该怎么办呀?我们厂也没有用资金再买纺织机了。”刘辛亥对何雨柱又不是太好了。

目前种花家的工业还在发展。

纺织机的生产确实没法满足全国的需求,大多数纺织机还是原本的工业遗留。

何雨柱看向老百通:“老师傅,虽然它现在没法工作,但我有办法让它工作效率更好,不过需要老师傅的手艺,将它给改造一下。”

老百通喝了口水:“何专家,人不能说大话,我们厂的纺织机的效率已经是最高的了,你怎么改造。”

“刘厂长有了解过无梭纺织机吗?”何雨柱问向刘辛亥。

何雨柱的表情非常认真,不能给大家认为他是在开玩笑的样子。

刘辛亥是个闷头干事的厂长,哪里听过无梭纺织机。

何雨柱刚说无梭。

老百通就大笑起来。

引得其他老师傅也过来了。

“没有梭子引纬,怎么可能纺织?”老百通带着一点儿嘲笑:“几百年来,咱们用的都是梭子,你这专家怎么说一些异想天开的话。”

其他师傅一起议论起来,都觉得何雨柱的话完全不现实。

“老师傅,我们验证一下,如何?”何雨柱不着急和对方辩论:“你在我的要求下对这台纺织机进行改造。”

“我会把它改造成简易的无梭纺织机,不仅提高产量,而且噪音小,浪费少,工作人员也更安全。”

“这不可能。”老百通根本就不愿意动手。

何雨柱郑重地看向刘辛亥,低沉地说:“刘厂长,要是想保住厂子,你可要有做急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