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356. 裹挟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6. 裹挟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2 / 4)

“是。”

——————————

次日一早,朝上还是比较安静的,消息被瞒得死紧。

朝上,双方还在争吵,王、郑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皇帝从头到尾就说了一句:“散朝。”

退朝之后,祝缨又被留了下来。朝臣们纷纷使眼色,心中十分不安:陛下这是又要兴大狱了吗?不至于吧?

祝缨与郑侯等人都到了皇帝的面前,皇帝问道:“你们准备得如何了?”

祝缨看了看郑侯,先将自己准备的条陈拿了出来:“臣有事请示陛下。”

“说。”

祝缨一条条地说了,军情紧急,皇帝面前的几个大臣却都生出点好笑的意思来——不愧是你!

祝缨与他们打交道就是这样,做事也是如此,周到,也狡黠。皇帝听得条理分明,又觉得:“如此细碎?”

祝缨道:“治理地方就是千头百绪的。死得人多了,必有疾疫,边境空虚必有大患。所以要护住尽可能多的人,人的事最是复杂,要做的多。”

在与官军的沟通上,祝缨又加了一句:“臣不懂兵,不干涉军事,在同一片地界上,难免会有些接触。先说明白了,大家才好做事。”

王云鹤心道:又来欺负陛下了。你给陛下反对的选项了吗?画了个圈儿让陛下钻,不让人看圈儿外的景儿。

他提议:“陛下,不若给祝缨加金紫光禄大夫。条陈里的许多条目就不必再细议了。”

郑熹道:“臣附议。”

地方上,上州的刺史是从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可做加官,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把一些需要细说的纷乱杂务给压下来了。

在王、郑二人心里,地方上这些官员也没有祝缨能干。愿意干就先让祝缨干着,现在是使职,干完了再薅回来。也不是给她过多的权柄,只是“从权”为了收拾烂摊子。

这个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不放权,束手束脚的就干不了事。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他说:“可。”

接下来就是要求“钱粮”了,窦尚书道:“转运要先保证军需,不过北地四州当有存粮。”

祝缨道:“那儿连着过了几个荒年了,多少得给点儿!能就近转运吗?灾民恐怕不少。”

如果长途转运,路上消耗是很恐怖的,还是一站传一站的比较好。

窦尚书道:“只能今年免北地四州的租赋。”

祝缨道:“北地四州,秋收的时候遇到这么件事,还能有多少收成?没收成,哪儿来的租赋啊?”

皇帝吸了一口气,窦尚书对皇帝道:“情势紧急,本也无力转运京师。”

皇帝道:“罢了。”

祝缨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否则也不能提那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

祝缨与他们讨价还价,她身上还有一个采访使的衔,所以可以处置官员。六品以下的,她可以“从权”,上了五品,她可以暂时关押,得上报。

官军方面,原则上,互相不统属。如果官军有需求,尽量帮助。如果官军犯案,地方上不能管。但是祝缨本人可以协调,“从权”。

祝缨就有数了:“是。”

至于百姓的安置,政事堂给她下了死命令:“不许出北地,你把人都在北地安顿好了!”

祝缨道:“是。”

然后是郑侯,他的要求比较正常,出兵的常规。只是要带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将校,再有些亲兵之类。

郑侯又对祝缨说:“取兵器时,可与我一同去取。”

祝缨笑道:“好。”

她也向皇帝要几个人,比如陈放。陈萌的孝期还没满,陈放能出来了。有陈峦教着,平日里看他行事不也不差。同时,她又向皇帝说明了要把苏喆、林风、卓珏等几人带走,因为用着顺手。

这些人都得有个职务,得是“主簿”、“掾”之类,实在不行,带个“郎”、“校尉”的散官衔跟着办事也行。她得把架子搭起来。

皇帝也都答应了。

王云鹤道:“事不宜迟!”

祝缨道:“行李已经准备好了,给我旨意,现在就能出发。”

皇帝笑道:“卿真国之砫石!”

祝缨当他在胡说八道。

郑熹道:“今天都什么时候了?你再准备一下,不日启程。”

“是。”

说今天是假的,她出行怎么也得“持节”,领了旨意不算,还得带仪仗之类。金良领了二百人要跟着,祝缨硬是给减到了一百:“带的人太少不安全,带的多了一路吃用太招眼了。只要精干的百人就好。”

她还得跟陈萌说一说,要把陈放给带走。

陈萌没想到祝缨来了这一手,惊讶之余道:“你还真是不客气。”

祝缨道:“别废了,你上了年纪了,他还年轻。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郑侯已经出手了,以后不会太难。他与我同行,不会太危险。累是会累一些,或许还会生病,但只要熬过来。他从六升五,能早好些年。干不干?”

陈萌道:“干了!”

“今天就把行李收拾好,随时待命!那些风雅累赘的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