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506.眉目 事情,这才算有了眉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06.眉目 事情,这才算有了眉目。(2 / 3)

“我是说,在安南走一走,看一看。总拘在家里,闷不闷?”

“都行!只要一家人在一块儿。”张仙姑说,她这一辈子到过的地方可真是太多了,停与走已经都不算什么了。能够看一看女儿说了算的地方,那也是极好的。

祝缨微笑道:“那就说定了!”

“花儿姐呢?”

祝缨道:“她当然也一起啦,看看各州县寨子里的学堂,顺便看看郎中们的医术。”

祝缨从去年开始就在计划这件事情了,安南是新打下来的,对百姓的安抚是不能够疏忽的。大面儿上,她分给了大部分普通人土地,让他们摆脱了奴隶的身份,人心还是稳的。但是祝重华的“争”也提醒了她安南并不是乐土,仍然需要她用心经营。

带上母亲,娘儿俩可以不用分开,张仙姑也能透透气,多看看风景。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张仙姑又问安南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上次看到白鹿是在哪儿,以及会不会给正在剿匪的祝青君“添乱”。

祝缨道:“咱们先不往乱的地方去,先在周围转转。她说哪儿安全了,咱们再去哪儿瞧瞧。我陪着你,不用担心说的话别人听不懂。”

张仙姑笑眯眯地:“我看这有点儿像你才到福禄县的时候,那会儿好啊,我也还跑得动,现在都成累赘喽。”

“什么累赘?”祝缨说,“我怎么不知道?”

张仙姑抓起一把瓜子塞到祝缨的手里:“还有你不知道的事?”说着,又颠儿颠儿地去喊杜大姐来搬金子找匠人了。

——————————

祝缨这儿轻松地准备过年,盘算着年后出巡的路线,京城却在为安南的事儿伤脑筋。

安南这个地方,虽然多山,人又穷,不过对于钳制西番确实有用,白放在那里也是可惜。近来种种迹象表明西番又开始不太安份了,如果有可能,朝廷当然是希望能够加强对安南的影响控制。从梧州起,安南还能给朝廷交一点粮帛,虽然不多,但是有,说明这个地方能够维系得下去。朝廷不亏。

因此皇帝与政事堂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个驿路值得修。为此,他们也征询了一些意见。户部尚书姚辰英是极力支持的,并且表示可以与工部协作,规划路线、征发力役、挤出一部分的钱粮来。

姚辰英自然知道,一旦有了工程必然滋生腐败,故而要在一开始就参与进来,从源头上掐住。他算过了,虽然路线还没有完全确定,不过大致上是“裁弯取直”,从京城到梧州——他们对梧州的位置更熟悉一些,便以此处为标的——路线可以缩短一半以上。

这就非常有必要了。

姚辰英道:“南方的一些物产转运,也多了一条路。呃,近来,驿路偶有中断,安南境内,应该比较安全。”他说得含蓄,君臣却听得明白,因为有时候会闹盗匪,不时会有点物流“耽误”的传闻。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安南境内是安全的,并不知道祝缨也在“剿匪”。

接着是由谁主持,如何划定路线,怎么同祝缨接触,预算怎么算之类。郑熹推荐陈放,因为首倡就是他,祝缨能答应他,就是愿意与他说话:“免教派个一窍不通的去,被安南退了回来。又不是没有先例。”

他这儿阴阳怪气,冼敬就反问给陈放一个什么衔才合适。陈放已经做到了刺史,以什么身份修路?工部侍郎的品级都没有他高。

争执间,工部又插了一脚,要派自己人去。

江政的公文又到,他直接戳破了“工程是肥缺”的窗户纸,场面更加混乱了。

皇帝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眼见一时议不出,先让工部拿出一个路线方案与预算出来,抬手拿起另一件奏本。

这本是一个转移话题的动作,但是打开奏本,却又是一件让他生气的事情——余清泉告状来了。

邵书新有一本暗账,自然不能交给余清泉,在这本暗账里,梧州的盐是他调剂的重要手段。账没交到余清泉手上,余清泉拿着明面上做得天衣无缝的账本做事,他合不上账了!因此合理怀疑邵书新作假。

整个南方的盐务也不配合他。

皇帝的眉头皱得死紧:“这是怎么回事?邵书回来了吗?”

郑熹道:“应该在路上了。可是有交割没办妥么?”

皇帝让他看奏本,郑熹看了,道:“邵书新账目都在,若有疑问,查就是。这么些年,臣未曾见他有什么疏失。倒是余清泉,初来乍到手生没干好也不稀奇。”

皇帝又问冼敬,余清泉是怎么回事。冼敬选中余清泉也不是因为他能干,理由简单得令人发指——余清泉是冼敬手下比较有资历的人。论资排辈,他在冼党里靠前。

这个“辈”不是明面上的辈份,按那个算,冼玉京还是余清泉长辈呢,余清泉拜入冼敬门下早,出仕早,清流,有事也往前冲。

该着他了。

冼敬只好说余清泉是刚正不阿的,并且也有一些地方上的经验。

皇帝对冼敬道:“你给他写信,让他用心办差。”又让郑熹通知邵书新,一回来就来面圣解释。都走的私人的信函,算是给双方都留了面子——因为派余清泉取代邵书新,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