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第0130章:赐宴火器营,王韶献《平戎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30章:赐宴火器营,王韶献《平戎策》(2 / 3)

替朕挨骂了!” 向芯儿笑着说道:“没事儿,待我过几日生个男孩,祖母和母亲绝对舍不得骂我!” “对,姐姐只要生出一个龙子,官家的压力就能小很多!”一旁的林映衣也说道。 二女有一种莫名的自信,感觉肚子里一定是个男孩。 在赵顼的心里,生男生女一样好,但现在若先生出一个带把的,明显能让他更轻松一些。 …… 三日后,正月初九,午后。 赵顼正在御花园垂钓,喜子来报,富弼、韩琦、曾公亮三人带着一名布衣青年求见。 “布衣青年?”赵顼放下鱼竿,道:“走,去垂拱殿!” 片刻后。 富弼、韩琦、曾公亮和一名三十来岁的布衣青年来到垂拱殿中。 富弼一脸兴奋,笑着介绍道:“官家,此人名为王韶,乃是嘉佑二年进士。曾任新安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等职,后来辞官游历西北,吐蕃、西夏等地,对西北颇为了解,就在今日,他向中书献上《平戎策》三篇,老臣一看,竟然和官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并且策略非常清晰具体,故而特来带他见一见官家!” 王韶当即拱手道:“王韶参见官家!” 说罢,他从怀中拿出了自己撰写的书稿。 “哦,还有此事?”赵顼笑着说道,然后示意喜子将书稿拿过来。 其实,当赵顼听到“王韶”这两个字的时候,心中已经欣喜若狂了。 压根不是王韶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而是赵顼所言就是依据《平戎策》来的,只是他的记忆里只知“王韶开边”,却不清楚平戎策的具体内容。 赵顼打开书稿,一看便沉浸其中。 《平戎策》详细分析了西夏与吐蕃之间的势力分布,策略的核心便是: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 以此达到逐渐灭掉西夏的目的。 此策中,既有熙河地区吐蕃各种势力的整体情况,又有各个部落的兵备与关系状况,还有如何安抚吐蕃人的方式,甚至连青唐吐蕃的防卫情况都撰写的非常清楚。 “好!太好了!实在太好了!”赵顼一边看,一边忍不住赞赏道。 王韶就像一个导游,将吐蕃与西夏的情况分析得极为清晰具体,这将会为大宋禁军省下许多麻烦。 “王韶,朕得你一人,可抵得千军万马!”赵顼笑着赞美道。 “官家谬赞了,臣其实还有一策,也想向官家禀报!” “还有计策呢?快说快说!” 赵顼不由得面带惊喜,莫非还有比《平戎策》更上等的计策? 富弼、韩琦、曾公亮三人也同时看向王韶。 王韶思索了一下,说道:“《平戎策》最多能帮我大宋开边二千余里,相当于五州之地,但是,我们若能灭掉吐蕃,所得疆土,将增十倍有余!” “当下,吐蕃各族分散,不断分裂。依照我大宋的兵力,臣预计,最多三年,便能将吐蕃完全灭掉。此等扩土开疆的功绩,高于盛唐。并且依然可以让西夏背部受敌,只不过,我们需要花费的军费更多而已!” 灭掉吐蕃,这可是盛唐都做不到的事情! 历代君王,无一没有扩土开疆之志。 扩土开疆,乃不世之功。 曾经,大宋太祖、太宗,为扩大疆土,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连年征战! 后来的宋真宗和宋仁宗之所以求和,不是不愿扩土开疆,而是惧怕辽国和西夏扩土开疆,占领大宋的领土。 若有实力,大宋肯定希望像汉唐那般拥有辽阔的疆土。 大宋之所以对幽云十六州执念如此之深,那就是因为扩土开疆之功,实在太吸引人了! 若有人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直接就可被封王。 此等名扬千古之事,谁人不想做! 换句话说,若赵顼将吐蕃灭了,那在后世的评说中,他的威望甚至会高于太祖太宗,作为一代武帝被传颂。 这种诱惑,无论对君还是对臣的诱惑都太大了。 更何况,现在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 下方,富弼、韩绛、曾公亮都有些心动了。 若能灭掉吐蕃,那大宋常年交纳岁币的屈辱将荡然无存,他们这些文臣也不会再被骂是怂臣、没骨头的臣,直不起腰杆的臣! 到那时,大宋便是真正的大国! 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面积就是大了许多。 唯一心疼的是花钱太多。 赵顼仅仅是心动了一下,便摇起了头。 “不,朕当下还没有灭掉吐蕃的打算,能拓边两千余里,朕就很满足了!朕不能为了这种不世之功的虚名,导致民不聊生!”赵顼认真地说道。 后世论帝王功绩,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灭掉吐蕃,确实能扬赵顼的圣君之名。但大宋若现在去做,那不可预计的军费都要从百姓的身上搜刮,这是赵顼绝对不愿意去做的。 更何况吐蕃人实在太穷了,帮助这些人完全脱贫比将西夏灭掉都困难。 听到此话,王韶瞬间眼含热泪,跪在了地上。 “官家,臣愿意倾心倾力,为我大宋,去熙河开边!”王韶拱手道。 赵顼顿时笑了。 “王韶,刚才你是在试探朕,对不?” 王韶点了点头。 “王韶,放肆!”富弼冷声说道。 赵顼摆了摆手,示意王韶接着回话。 “当年,我辞去官职,一方面是因为官员党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朝廷将自己的脸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根本不在乎百姓死活。” 此话,就差点宋仁宗和宋英宗的名字了。 “臣提出灭吐蕃的计策,便是想看看官家是否与民间传闻一致,是否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官家?若官家不同意,那便值得王韶追随。若官家欲施行此策,那王韶将返乡归隐,从此不再言兵!” “如果因为你的这个计策,朕决定灭掉吐蕃,那你岂不是在引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