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两百六十七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六十七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 / 3)

,香江民众对于投资理财的接受程度很高,接近三分之一的民众都开有股市的户头。

大量民间资本的涌入,再加上香江本身开放的金融政策,无数外资涌入,香江股市从这一年开始,又要进入一波大牛市。

截止五月二十号,城市酒店的股价已经被推到了42.8块的高度。

城市酒店也当之无愧的成为,香江股市五月份的最红股。

而秦浩也选择在这一天平仓,虽然城市酒店的股价目前来看,还有得涨,不过大概率是不会涨到45块,风险跟收益不成正比,秦浩自然选择落袋为安。

客户经理闻言,还劝解道:“秦先生,城市酒店的股价还在涨呢,您看又涨了一个零点五个点”

秦浩笑了笑:“所以,要是万一跌了,你来赔?”

客户经理尴尬的陪着笑脸:“不好意思秦先生,是我多嘴了,我这就给您办理手续。”

一个小时后,秦浩一行在客户经理的目送下,离开了渣打银行。

而此时,秦浩的私人账户里已经有两百六十万万港币,而作为本金的八十万港币已经重新转入了空壳公司的对公账户。

接下来只要空壳公司进行申报,就可以转入内地,当然,港币作为外汇,是需要进入统筹资金的,转入内地之后,会自动兑换成人民币转入青蓝集团的账户上。

“浩哥,你这是空手套白狼,不到一个月就赚了两百多万啊!”王时已经彻底服了,这次香江之行,算是彻底打开了他对金融世界的好奇心,这些天他什么都没买,就买了一堆金融书籍,准备回去好好学习学习。

黎援朝则是更加好奇:“现在本钱已经有了,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秦浩却摇头道:“这点钱还远远不够,既然要做就不妨步子迈得大一点。”

“这么多钱还不够?”黎援朝跟王时面面相觑。

当然不够,秦浩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把内地的粮油卖到香江,他的目的是趁着这波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购买先进的国外技术,在香江构建一个粮油基地,对外出口,赚港币哪有赚美元来得痛快?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秦浩继续泡在股市上,只是为了规避风险,并没有把资金集中在一支股票上,而是进行分散投资,主要的投资目标是几支业绩表现出色的龙头企业,比如和记黄埔、汇丰银行、李锦记

原因也很简单,在牛市当中,这些龙头企业的股价或许不会暴涨,但增涨的幅度会比较稳,就好像广告一样,名气大总是更容易吸引投资者跟股民的目光。

而且这些企业的业绩比较稳定,有成熟的市场公关能力,不会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传闻股价大跌。

一个月之后,秦浩手头上的资金通过三倍杠杆进行不断操作,已经滚成了一千三百万港币。

有了充足的资金后,秦浩在香江注册了一家粮油食品公司,取名“金龙鱼”。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夺走老郭的气运,对于这位马来首富,秦浩可丝毫没有手软。

秦浩花了三百万从德国进口设备和配套技术,同时在新界申请了一块工业用地,建造工厂。

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金龙鱼”粮油食品公司开始正式投入生产,而原料全部由青蓝集团供应,同时青蓝牌粮油也全部由“金龙鱼”负责销售,而“金龙鱼”出产的粮油全部出口欧美。

在此期间,趁着香江股市红火,秦浩手头上的余钱也一直在金融市场翻滚,这也为“金龙鱼”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支持。

也正是有了秦浩不惜重金建设渠道,“金龙鱼”跟“青蓝”粮油才能迅速占领市场。

此时,香江商圈也注意到了秦浩这个从内地来的“大圈仔”,一开始香江商圈并不接纳秦浩,新闻报道上都是一些酸话、怪话。

直到香江民众忽然发现,身边的便利店、粮油店、超市货架,“青蓝”粮油都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个“大圈仔”已经不知不觉占领了他们的生活。

至于抵制?别开玩笑了,像粮油这种生活物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价格最敏感的,“青蓝”的粮油品质并不比其他品牌的粮油差,价格却比别的品牌便宜好几块钱,老百姓最终还是选择了用脚投票。

此外,还有一些小报开始挖掘“金龙鱼”背后的秘密,比如“金龙鱼”的工厂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什么在香江很少见到“金龙鱼”的粮油售卖?

在这些小报的追根溯源下,香江富豪们才发现,原来秦浩的眼光压根就没有放在香江这一亩三分地上,人家早就在开始布局欧美市场了。

而根据一些小报的统计,秦浩的资产规模已经过亿,虽然对于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