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344章 捷报频传,再临南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4章 捷报频传,再临南京!(1 / 2)

崇祯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庐凤提督黄得功发电文奏报,克复淮安府治山阳。 四月二十八日,黄得功又发电文奏报,言克复泗州、盱眙。 四月三十日,艾能奇遣快船来报,克复淮安府安东县。 后在黄河南岸苏咀一带与一万五千余绿营军交战,阵斩绿营军总兵柏永馥、马化豹,副将高进库、张思义、刘旺,另俘虏参将韩应杰、游击艾怀英等。 经审问才当得知这支绿营兵原属于刘泽清麾下,与刘泽清向南溃逃途中,先后降清。 又得知,在交战期间,准塔已领三千多八旗军,及刘泽清本部一两万兵马,由苏咀东边的马逻乡渡过了黄河。 艾能奇所领禁卫军第五镇并无多少骑兵,知追之不及,只能向朱媺娖奏报请罪。 朱媺娖看到奏报后,便派人传去谕旨,并未降罪,而是让艾能奇巡防好安东县至黄河入海口一带,勿轻举妄动。 此后,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六日之间,曾英陆续以电文报捷,相继克服运河沿岸州县的桃源、宿迁、邳州等城池。 五月七日,又电报克服徐州! 黄得功则于五月六日电报,克服临淮、凤阳! ··· 五月七日,扬州。 “根据曾英、黄得功电文奏报,他们这一路上所遇到的州县城池,几乎都是由降清的大明官兵驻守,且人数不多,少的只有三五百人,多的也不过两三千。 这些降兵见曾英、黄得功大军到来,要么直接开城门投降,要么便望风而逃。 即便是徐州、凤阳这样的重要城池,清军也是避战北逃。 由此可见,清军应是已经决定放弃徐淮及凤阳府了。” 扬州府衙中,朱媺娖通过蓝牙耳机跟郝光明聊着最近一段时间的军事进展。 郝光明道:“清军在扬州折损十数万大军,其中更有满蒙汉八旗军数万,肯定是要收缩防线的。 就算他们不吓得退出关外,至少也会暂时放弃山东、河南、山陕以外的地方。” 听了郝光明的分析,朱媺娖柳眉微蹙,道:“前几日堵胤锡传来电报,说清军在湖北已经攻占了襄阳府,并在承天府、荆州府、德安府与顺军发生数场大战,顺军似乎都败了。 在此前,顺军曾试图由荆州渡江攻入湖南,但渡江期间便被常登所领的长江水师第四镇击败。” 另一边,郝光明则找出了明末的湖广地图看。 在四月底,湖广新编各边防军、卫戍军经过一个月的磨合训练,再加上装备了一批由成都运来的盔甲武器,便展开了一次军事行动。 在堵胤锡的调度下,李国英、徐勇各领一镇边防军,在四镇卫戍军的配合下,将盘踞在长江以南的荆州、岳州两府的顺军全部歼灭。 所以,此前顺军在湖广实际只剩下了襄阳、德安、承天三府,以及半个荆州府。 如今襄阳府一失,顺军在湖北能腾挪的地方就更小了。 如果清军继续对李自成穷追勐打,湖北的顺军必定会败亡。 但是··· “李自成如果坚持清庭让阿济格从湖广退军,说不定还能在湖北苟延残喘啊。” 听了这话,朱媺娖道:“清军既然攻下了襄阳,又眼见能灭掉李自成,如何肯放弃?” 郝光明道:“只要多尔衮不犯蠢,就会放手——以清国目前的兵力,即便灭了李自成,他们也守不住湖北。 如果你派军北上,清国要是不调阿济格这支大军回来,恐怕都没有足够兵力抵挡。 到时候,清国在京畿的势力被迫退回关外,阿济格的大军却留在湖广,便有死无生了。” 朱媺娖在大明这边也看着一副湖广地图,道:“如果李自成真能坚持到清军从湖广退兵,以后我们对付他就是了。” 时至今日,朱媺娖已经不再顾忌消灭李自成会影响到归降大明的顺军将士了。 一则,李自成在面对清军、明军时一败再败,恐怕早已失去人心。 二则,她朱媺娖已今非昔比,相信在适应大明新军制度后,那些出自顺军的将领、士卒会很清楚该如何选择。 郝光明也不觉得李自成还能翻起什么风浪,于是直接换了个话题。 “曾英既已克复徐州,黄得功克复凤阳,你之前定下的战略目标便算是初步实现了。 此前你在扬州之战大败十几万清军的消息,经过这么些天也传遍了江南各地。 你是时候回南京继位为帝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稳固大明人心。 相反,若是你长时间呆在南京之外,不继位,恐怕会让一些人误会你的心思,从而酿出祸乱。” “你说的对。”朱媺娖点头,起身望向南边,“我是回南京了。” ··· 五月八日。 朱媺娖令杨展率领边防军第三镇驻守扬州,御驾于当日出扬州城,沿运河南下。 五月十日,在长江水师第一镇、第二镇及禁卫军第二镇、御林军的环卫下,朱媺娖御驾再次抵达南京城外。 马士英、王铎率领上百官员到码头迎接。 到码头附近围观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 虽然这些百姓都被在此布防的禁卫军第一镇将士拦在了百步以外,但仍让朱媺娖以及迎接她的南京众官员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热情。 因为此时南京百姓对朱媺娖已不再是一无所知,也不再是只能通过些不知真假的怪谈去臆想。 朱媺娖在扬州大败清军的战绩早已传遍了南京内外、大街小巷,甚至都已被说书先生编成了演义故事。 再加上过去半个多月,禁卫军在南京城表现极好,赢得百姓的一致认可。 南京百姓对朱媺娖这位神秘且传奇的公主,自然也是十分的好奇,并心生敬仰。 黄宗羲也裹在人群里,远远向御船停驻的码头眺望着。 他中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