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水军(2 / 2)

不允准也不强求,大不了我赔上老脸再去一趟。”

“是,父亲。”

……

杨坚独自留着杨广在宫内,只剩下了父子二人,杨广踱步在堪舆地图面前,小心的整理了自己在上面排兵布阵的小旗子。

“阿摩,长江往南,水土肥沃,水草丰茂,建康城人口甚至比长安城都多,南朝之地富庶,朕早晚有一天是要打过去的,中原大地多少年没有了,自秦皇合六国,两汉统一了许久,而后就分南北,朕若能统一,功绩可比始皇帝。”

“父皇定能统一中原。”

杨坚走到了杨广的面前,高大的身影笼罩着。

“这片大地上,多少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朕与他们不同,朕不是为一家一姓而立国,朕是要天下归一,阿摩,你可得帮着……朕。”

“儿臣惶恐,儿臣自然得助力父皇。”

杨广不明白为什么杨坚要单独和他说这些,倒是颇有交托南征之意,只是为什么杨坚要如此早的将这样的责任交到他的手上。

“现在只有伱我父子二人,你可以畅所欲言,你觉得我们大隋当如何打灭陈这一战?”

一边说着杨坚一边席地而坐,并且拉着杨广一起坐了下来,空旷的大殿,两父子面对面坐着,地面有些冰凉,杨广便折了一下衣服多垫一层。

屁股受寒,影响以后臀大肌发力。

“父皇,儿臣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随便说,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杨广将双掌放在腿上,仿佛认真听讲的学生,但是现在他才是讲述人。

“儿臣认为,要灭南陈,最要发展的就是大隋的水军。”

“水军?”

“对,就是水军。”

在华夏的历史上,水军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受到重视的兵种,这点在所有的演义、小说、话本里面就体现的淋漓尽致,流传下来的故事里面关于水军的甚少,真要说耳熟能详的就只有赤壁之战这样寥寥数篇。

因为争霸的永远是中原大地,骑兵,步兵才是主力,水战定胜负的还得到将来朱元璋打陈友谅的时候才有全面描述。

水军一直是被低估,甚至是忽略的兵种。

“为何?”

“长江天堑要过江就得要水军,水军能胜,我军便事半功倍,而且水军除了打南朝还有其他的好处,东北方的高句丽,若我们的水军能绕道其后,便可前后夹击而攻。”

杨坚饶有兴致的说:“那你说说看怎么发展水军。”

“儿臣认为水军之中,兵士反而谁其次的,更重要的是战船。”

杨坚摇摇头显然非常不同意杨广的意见,说:“战船无法登岸,只能在水上,靠近岸边之后,敌军可以依靠着城防设施与战船缠斗,战船再强也抵不过城墙,战船永远只能在水上有用,大规模生产不过是浪费资金。”..

这就是这年代人对于战船的认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战船这个概念仅仅就是载着士兵的船只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战用途。

“父皇,之前年节的时候炸响的爆竹您觉得如何?”

“为何突然说起这个,爆竹声响,非常的喜庆。”

“那父皇,如果把那爆竹发射到敌军人群中去,您觉得如何?”

这是他没想过的方式,皇帝也不知道威力具体如何,但是听那声响,如果真在人身上炸响,那恐怕体无完肤吧。

杨广趁胜追击问:“如果用战船载着这些爆竹远距离发射,父皇您觉得怎么样?”

杨坚登时畅享了起来,一艘威风凛凛的战船行驶在长江的江面上,一堆堆的爆竹被发射出去向着南朝的军队轰炸,那场面可真是又威风又喜庆。

杨坚随即再次提出了疑问:“但是这与使用弓弩有什么差别呢?”

“自然是有差别的,其一,需要的人手,父皇您也看到了爆竹做好之后点燃就可以了,使用方便,弓弩的话得装更多的士兵,其二是距离。”

“朕看爆竹爆发的距离,似乎并不比弓箭远。”

“父皇那是现在的爆竹,只要增加火药量,使用更坚固的发射装置,就能更远,我给了卫王叔一份后,卫王叔一个劲的让我研究爆竹更远更大。”

“你在研究吗?”

“自然是命工匠在做的,只是这项目消耗也大,虽然我预估可以做到接近一里地的射程,但是现在还无法实现。”

“多少钱,这个项目,朕投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