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第37章 杨家丢不起这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杨家丢不起这人(2 / 2)

跟老大爷一样。”

“殿下,我也是为了你好。”

杨广问:“李靖,你觉得我们打突厥能赢吗?”

“我觉得长孙都尉的计策很好,虽然短时间内或许难见成效,但是这分化之策极好,对比我们与突厥这些游牧民族的优劣势,我朝最大的优势应该就是后续补给能力,突厥与我们打不了拖延时间的战斗,他们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包含契丹,和高句丽其实也大差不差,我军最大的优势依旧是补给能力,虽然消耗巨大,但是我军能打长期战争,他们打不了。”

这就是未来军神的战争直觉。

“李靖让你来打的话你会怎么打?”

“我没打过仗,但是我觉得,正兵在前,奇兵为辅,攻守因情而定,隋朝的大军,与突厥正面交锋,我军有城墙长城的情况下可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也不用过分求胜,所以是正军在前,再以小股奇兵数次突袭滋扰,而且我大军应该攻守快速转换,视敌情而定,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科胜而已。”

“小股的奇兵如果突袭遇到敌军被歼灭如何?”

“奇兵不为求胜,而为滋扰罢了,殿下让我看兵书,我问师傅要了不少,其中就有记载于突厥人之前战斗的,我发现突厥人其实不懂战术。”

“何以如此说?”

“纵观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中原,无外乎骑兵突然杀到,打的措手不及,也少有攻城之战,抢了便跑,而我们北方的边境线极长,总能被他们找到缺口,靠着骑兵凶悍冲杀为主,而且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文字,自然难以成书流传,战斗的经验多靠口口相传,除了少数天赋异禀之人,其实多是不懂战术,我们不必将之想复杂了。”

“稳扎稳打,不急不慢,缓步推进,不要陷入到敌人的节奏中,我军应可胜之。”

杨广吃惊,李靖将来打的也都是这样的仗,正中用奇,稳中求变,虽然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李靖三千兵马奇袭突厥皇庭这样的事情,但是这种奇谋是在李靖用正面交战中吸引了绝大多数注意力才得到的,纯靠奇谋,那不是李靖。

所以说李靖打仗看似奇谋频繁出,但是其实都是稳扎稳打的灭国之战。

李靖继续说:“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效仿汉朝霍去病,以千骑游骑兵,长期游击突厥,如同突厥滋扰我们一样。”

我擦,游击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