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0919章 策论与贤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919章 策论与贤后(2 / 4)

打下了支撑起这种发展能一直持续下去的基础。

还是那句话,仅靠一个人或者一批人,就算是全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不想人亡政息,就要发展出能把政策持续下去的社会趋势和社会阶层。

而这一切,又需要足够强大的财政支持。

大汉官府可以作担保,让牧场把大量耕牛转借给百姓。

魏国和吴国,他们哪个能做到这一点?

不是冯永看不起他们,两国恐怕连官府屯田的牛够不够拉八牛犁还是个问题。

听到冯永的解释,张星彩顿时大喜道:

“原来明文对此早有布局,果真是深谋远虑!”

但见冯文和谦虚地说道:

“皇后谬赞了,在臣看来,魏吴二国用八牛犁,虽说对其有利,但亦未必无害啊。”

张星彩一听,悄悄地在阿斗耳边说了一句话。

阿斗连忙坐正了身子,让人撤走了残羹冷炙,重新摆上热汤,点上香炉,然后对着冯永拱一拱手:

“请冯卿教我。”

这就是策论的姿态了。

冯永看了一眼张星彩。

这果然是贤后啊!

心里这么想着,冯刺史不敢怠慢,连忙也坐正了身子,正色道:

“八牛犁所用铁料、耕牛甚多,但普通百姓,有几家能用得起铁料耕牛?除了官府屯田,还能用到八牛犁者,莫过于豪族世家。”

“豪族世家得此物后,就可多开田地,广积钱粮。而魏吴二国,又不抑豪右,难从豪右手里收上来赋税钱粮。”

“介时豪右所占田地丁口越多,其势越大,魏吴二国,只怕早晚会被世家豪族反噬。”

张星彩连连点头:

“故前汉后汉,乃至先帝相父,皆有抑制豪右之举,此可谓先见之明。”

后汉虽然是得到了豪强地主支持而开国,在前期也曾有限制豪强的举措。

张星彩这一句话,并不算错。

只是后汉因为开国根基的问题,注定了无法从根本上限制住豪强地主。

所以这也是季汉一直警惕世家豪族的原因之一。

但见张星彩又问道:

“由冯卿所言,魏吴二国,得八牛犁,有利亦有弊,大汉不用太过担心,对否?”

“回皇后,大汉推广八牛犁已有十载,现在有多少地方能用上此物?魏吴二国才多久,何须过多担心?”

说到这里,冯刺史又是古怪一笑:

“说到这里,倒是让臣想起一事。这攻城之法虽说不能泄露出去,但大汉与吴国终究是盟友。”

“且此番吴国也是为了攻伐魏贼,不若大汉支援吴国一些兵器如何?”

张星彩微微一愣:“兵器?”

冯刺史点点头:

“对,就是兵器。大汉现在军中不是已经开始更换新兵器了吗?”

“这替换下来的旧兵器,不若拿去卖给吴国,给大汉多换一些钱粮回来。”

南乡产煤,南郑则有汉中最大的铁矿。

因为冶炼技术的改进,汉中冶现在出产的兵器,比起建兴元年,质量大为提高。

萧关一战,护羌校尉府的将士,用实战证明了新式兵器的优越性。

就拿军中最普遍的兵器环首刀而言。

步卒的环首刀,和轻骑的马刀,样式就大不一样。

而护羌校尉府的环首刀,与以前那种老式环首刀,也不一样。

更别说新式兵器质量上的提高。

以前普通士卒手中的环首刀,多是粗铁制成。

而现在因为焦煤的出现,鼓风机和水排的改进,新式环首刀相当于三十炼起步。

中层军官,那就是五十炼。

高级将领,人手一把百炼刀。

萧关之战后,大汉军中,开始有计划地淘汰老兵器,更换上汉阳造标准兵器。

再加上这些年丞相所施行的精兵讲武政策。

可以说,下一次魏汉的关中之战,魏贼所要面对的,是一支与陇右之战完全不同的大汉精兵。

而阿梅所领的制造局,在完成第一代汉阳造标准后,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第二代标准。

淘汰下来的兵器,一部分已经用来武装胡夷,组建义从军跟随汉军作战。

但大汉在陇右之战前,兵力足有十余万。

陇右之战时又从魏贼手里缴获了不少兵器。

再加上武库的存货等,这淘汰下来的老旧兵器,可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