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0468章 丞相,你信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68章 丞相,你信吗?(2 / 3)

长布局深远,自己竟然能有幸当面看到二人指点江山,当真是幸甚,幸甚啊!  冯土鳖老脸一红,有些扭捏地说道,“丞相过奖了。”  心想我最初的最主要想法就是多赚点钱,至于给大汉的北伐铺路之类的,只是顺手而为之,能成就成,不成就罢,丞相,你相信吗?  然后他看到诸葛亮微微眯起的桃花眼,再看看李丰和王祐崇拜的眼神。  好吧,我知道你们不信。  想到这里,冯土鳖又涎着脸说道,“丞相,你看,我为党……朝廷立过功,后头还会继续立功的。如今又和那梁四已经谈好了,你是不是可以放我出去了?”  “放你出闹事?”诸葛亮脸上再次露出似笑非笑地神情看着冯永,“关在这里都不老实,还想着出去?”  “丞相,只是打砸了一家女闾而已,我赔也赔了,怎么说不老实呢?”  冯永叫屈道。  “一个自称没学过管仲之术的人,却能把管仲之术用得游刃有余,这也叫老实?还有,如今锦城消息满天飞,皆说你欲娶关家女。”  这话没错啊,我确实是要娶关姬。  “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你是被小人所害,构陷入狱。”  这就有点过份了……  冯永瞟了一眼诸葛老妖,心想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于是冯永干笑一声,“丞相,这只是市井流言,当不得真。”  “这可不是市井流言。”  诸葛亮喝了一口茶,“这可是你那个兴汉会传出来的。”  冯永脸色一僵。  “如今你那个兴汉会可不得了啊,在锦城里到处逢人就说,会首兄长的真正佳人乃是关家娘子,你们乃是天作之合云云。”  “这传言之盛,如同炽火焚帛,让人听来,若是不让你与关家娘子成亲,只怕就是天理不容,罪不容诛啊!”  冯土鳖脸色苍白。  这特么的幸好是在大汉啊!  这特么的幸好是遇到了诸葛老妖啊!  这特么的幸好老子为党……朝廷立过功啊!  要是到了某个清风不识字的朝代,这不得诛九族?  “丞相,这是误会啊,我可没干过这样的事。”  冯永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突然感觉好像火炉烧得太旺了,有点热。  大汉丞相呵呵一笑,笑而不语。  我本以为这个二哈经历了战场,会成熟一点,看来是我太天真。  也是,不搞事的二哈,那能叫二哈?  幸好自己这个时候是在牢中,不然在这种敏感时候,真要被阿斗认为是自己指使的,浑身上下都是嘴都说不清。  到时候被阿斗记在小本本上……算了,其实也没什么。  阿斗是个老实孩子,没那么小心眼。  就是皇后误会了怎么办?  皇后可不是一个善茬。  “那我还是在牢里呆够一个月吧。”  冯永决定苟一下。  “过了元旦,就是大朝会。到时候要为南征将士论功行赏。”诸葛亮瞟了一眼准备缩头的冯永,“越雋太守的位置最迟在那个时候就要定下来了,大汉可没让一郡太守在牢里上任的道理。”  冯永:……  啥意思?准备要漂没我的功劳?想不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大汉丞相!  冯土鳖可怜巴巴地看着诸葛亮,越雋那里有一大块平原呢,正是牧马的好地方,冯永怎么可能放弃?  “故我想孟琰迁越雋太守。”  诸葛亮很明显已经有了打算,却是没去管冯永的眼神。  “孟琰他不是朱提郡太守么?”  冯永听到这话,心里一动。  “朱提郡我欲让南中的王将军去上任。”  王将军?王平?  冯永用询问的眼睛看了一眼诸葛亮。  “南中都督府荡寇将军王平,忠于职守,素有战功,如今任南中五部都尉,领南中各部夷兵,让他镇守朱提郡,想来应该可以。”  “王将军……”冯永犹豫了一下,“领兵倒是有方。只是朱提郡民风多习儒学,王将军去那里当太守,合适吗?”  朱提郡学儒学成风,王平认字却不超过十个,诸葛老妖难道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  “所以我欲让李大郎任朱提郡郡丞。李都督在益州久有盛名,如今又镇守永安有功,可荫其子。再加上李大郎本人才学颇高,若是任朱提郡郡丞,正好合适。”  冯永听到这个话,抬头看了一眼李丰。  李丰对他腼腆一笑。  冯永对他报以微微一笑,心里却在想道,李严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和诸葛老妖闹翻吧?诸葛老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安抚李严?  “越雋郡太守在大元旦过后就要定下来,不过长史倒是可以缓一缓。”诸葛亮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冯永。  大汉有戍边任务的郡,太守的辅官为长史,无戍边的郡,则是郡丞。  朱提郡一向安定,又久受儒学熏染,故可以看成是内郡,所以设郡丞。  而越雋郡已经乃是夷乱最严重的地区,辅官设长史才合适。  只是听这意思,诸葛老妖撸了我的太守之位,打算把我贬为长史?  果然,只听得诸葛亮又说道,“等明年开春,太守孟琰会带夷兵先行进入越雋。我欲任你为长史,到时你可做好准备再带人过去。”  那老子当这个长史有甚卵意思?  还不如去南乡县当土皇帝?  冯土鳖心头有些不爽。  诸葛亮看到他这副模样,“啧”了一声,“边郡长史权重,你到了那里,须要好好做事,再闹出什么问题,我轻饶你不得。”  冯永听到这里,突然猛地醒悟过来。  在边郡之地,若是太守并非汉人,那么长史才是郡里的实际掌权者。  因为胡夷人当太守只是用来安抚当地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