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323章 会面(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会面(三)(2 / 2)

开了。推门的人用力过大,门不仅大开,还咣的撞到了门后墙壁上。这一震,墙上一块受潮松动的白灰哗哗的落下来,在并不宽敞的外交部总长办公室里发出了一些不太合适的声音。 然而前来的外交部人员也没丝毫影响,他大步进来,大声说道:“报告总长,英国全权特使朱尔典阁下,以及英国驻华公使,联名要求北洋政府向各国使团讲述政府对此次战争的态度。根据英国方面的态度,他们好像对北洋政府非常不满意。” 这下外交官们都愣了愣。英国一直以来的表态都很克制,怎么突然就这么激动起来。这里头肯定有什么问题。顾维钧思考片刻,想出了一种可能,“会不会是英国已经确定了日本想要议和?” 陆征祥有些不解,“那英国人为何要用如此强硬的态度要中央政府表态?” 就在其他人正有些困惑之时,颜惠庆开口说道:“英国大概不是在询问中央政府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而是想表达他们并不乐见何上将成为民国总统的态度。” 此言一出,其他外交家们都沉默了。一旦东北政府与日本政府停战,何锐挟中国百年来最大的战争胜利而入主中央,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事情。即便北洋中央政府不肯向何锐屈服,何锐单凭武力也能夺取京城政权,进而统一中国。然而…… 颜惠庆见众人还有顾虑,已经拍案而起,在众人目光中,颜惠庆慨然说道:“自太平天国作乱起,至今有70载。70年中,国家日渐分裂,至25载前东南自保,中央政权威信荡然无存,军令政令全不统一。而过去70载间,世界列强中,凡是能强化中央者,哪怕内战中血流成河,一旦局面抵顶,皆能告诉进步。凡是内部混乱者,无一不是国势大跌。由此可见,有中央集权定然胜过没有中央集权,有军令政令统一,定然胜过军令政令不统一。不知诸位可否认同?” 办公室内这些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听颜惠庆戳打破了大家不愿触碰的事情,将话说的如此明白,也只能点头称是。 颜惠庆继续说道:“不管何上将治国理念如何激进,外能击败日本,内能发展国力。进而重建中央,政令军令自此统一。我等若是有所猜疑,何不自荐为官,若有幸能为国效力。当勠力同心,查缺补漏,使上下相通。归根结底,有顾虑者,担心的皆是田产。前几日,张锡銮张总长在报纸上发表公告,将名下所有田产房产皆捐给东北政府。诸位可否注意到,张总长并未捐出财产。而东北政府表示欢迎,却也没有提及张总长的财产。” 一众外交家们听到这个并未直接宣传的细节,思考片刻已经豁然开朗。陆征祥喜道:“张总长这么做,是想让大家知道,虽然土地政策中,土地要国有,却不会要大家的财产。若真是如此,却是好消息。” 颜惠庆当即答道:“此事虽然是在下猜测,却觉得只怕不会错。不管是各省识趣,或是武力统一。都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此等时候,在下不肯当看客,愿在新政府为官,为国效力。张公珠玉在前,在下也要登报,将田产地产捐给东北政府。诸位,先告辞了。” 一众外交家眼看颜惠庆大步离去,都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急切。不过经颜惠庆剖析一番,众人也看到了新方向。此时中国的大事早已经不是在意列强如何看待,而是中国能否重新完成统一,再建大一统政权。 在座众人无一人年过七旬。就如颜惠庆所说,70年了,中国的军令政令在过去70年中始终处于中央与封疆大吏以及各路势力博弈之中,再无中央凭借制度号令军政之事。 到现在为止种种的规矩习惯,皆是中央大权旁落之后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府,一众外交家竟然只在书中读过。 顾维钧目光明亮起来,他站起身说道:“诸位前辈,在下要辞去民国外交总长一职。等在下到了沈阳,会给诸位写信报平安。告辞。” 看着顾维钧的背影,其他几位外交家神色中再无失落,陆征祥叹道:“今日听颜兄高论,方知我不过叶公好龙而已。在下虽然不能如颜兄与顾世兄这般洒脱,却也愿意留在京城看局面发展。” “自当如此!”其他众人皆是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