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重生北魏末年>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蜀(50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蜀(5000)(3 / 3)

散关前吃土,毕竟难度不一样,宇文泰可没想过去守萧关。 不过连日强攻下,将士虽多有伤亡,但是破关在望。 李虎此时已经是身心俱疲,眼见陇西百姓与将士家卷皆以南迁,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他率领守城将士冒雪逃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高澄组织军队再要攻城,大散关早已是人去楼空。 在东魏士卒控制了城防以后,高澄终于走入了大散关,他知晓宇文泰定然是已经入蜀,否则李虎不会走。 但万万没想到,整个陇西之地却已经是人迹去无踪,千里无鸡鸣,宇文泰给自己留了一处空地,除了一些老弱病残实在走不了,或者深山老林里管不着,其余陇西百姓尽数被他迁走了,更别提留下什么物资。 吐谷浑汗原本在宇文泰使者的蛊惑下,本想东出,后来听说如今陇山情况,又得知高澄四处派兵抢占重要隘口,终于极为艰难的压下了野心,派人与东魏接触,重申两国友好。 高澄自然是极为热情的接待了吐谷浑使者,如今可不是向吐谷浑用兵的时候。 孰轻孰重,高澄看得最明白,现阶段的任务是迁徙民众,既缓解关东人地矛盾,又充实关陇地区,同时休养生息,再做计较。 这一战虽然夺取关陇,但由于宇文泰搬空了长安府库,又迁走大量人口,更是将在陇西只给高澄留了一片白地,实际上这次出征造成的财政亏空难以填补,至少未来一段时间不能南顾。 不过宇文泰玩阴的,想让吐谷浑给自己添堵,小高王自然要还他一份礼。 高澄准备缓和与南梁的关系,让他们知道短时间高氏不愿再动兵戈,就看萧衍会不会趁着这段时间西进,将蜀地夺回。 然而以他对萧衍的了解,只怕对方又要顾全大局。 萧衍年老,却并不智昏,没有进取心是一回事,不代表他看不清如今的局势。 三国时东吴袭取了荆州,诸葛亮、赵云等人一再请求刘备不要伐吴,自有其道理。 南梁朝堂估摸着也不缺知晓天下局势的人。 如今东魏尽得北地,虽然关中残破,但有关东人口,再休养生息几年,只怕势头更胜北魏,毕竟如今高氏正处于上升期。 但是试一试又何妨,高澄打定主意再次派遣温子升出使建康,事情不成,顶多是让温子升白跑一趟,事情若是成了,宇文泰与萧衍交兵,他高澄自可坐收渔翁之利。 眼看陇西已定,吐谷浑也没有东出的迹象,高澄也准备回师长安,他当即对陇西做出布置,暂时留大将窦泰领骑卒一万驻守。 而大散关守将高澄属意将王思政调来,守城这档子事,还是自己岳丈用着放心,之所以不用韦孝宽,也是高澄之前与高欢商量过,不把降将置于关西。 毕竟才新近依附,忠诚度有待考验。 在那次讨论中,高欢也提起了离开晋阳,常驻长安的打算。 过去之所以坐镇晋阳,除了它易守难攻以外,更因为晋阳出兵关中更为方便。 如今关中已被夺取,如玉璧城一般,晋阳的战略重要性随之下滑,对于此时的高氏来说,高欢将大本营由晋阳迁往长安明显是更合适的选择。 高澄留斛律光暂守大散关,等待王思政前来接替,正准备回师,却意外得到一个来自长安的噩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